摘要: 自2013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以及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东北经济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如投资大幅度下降,GRP增速急剧下滑,工业衰退迹象明显等。近年来东北经济之所以陷于新的困境,这是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严重滞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等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在新常态下,要重振东北地区经济,单纯采取脱困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实行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把经济脱困与转型升级和体制再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有利于东北经济全面振兴、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1〕肖国东:《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分析》,马克、黄文艺主编,《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8页. 〔2〕刘佳杰:《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改革路径》,马克、黄文艺主编,《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7页. 〔3〕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10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科技统计报告》2011年1月31日,第1-2期;全国科技进步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2014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科技统计报告》2015年2月11日,第3期. 〔4〕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振兴东北失败的症结在哪儿?》,《中国经营网》2014年8月4日;《媒体大辩论:东北振兴失败了吗》,《东北之窗》2015年第7期. 〔5〕张可云:《失败论站不住脚新一轮东北振兴如何精准定位》,《人民论坛》2015年第21期. 〔6〕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
[1] |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50. |
[2] |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59. |
[3] | 孙久文, 姚鹏. 单一结构地区转型的原因与路径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44-49. |
[4] | 李政, 于凡修.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