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3): 182-189.

• 晚清报刊文献与中国文学转型 • 上一篇    下一篇

张赤山与《海国妙喻》辑录之研究

〔韩〕吴淳邦   

  •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吴淳邦,文学博士,韩国崇实大学中文系教授(韩国 首尔 156-743)。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5ZDB007)

  •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海国妙喻》《津门杂记》《殷森德:华北传教记》(JOHN INNOCENT: A Story of Mission Work in North China)等一手资料揭示了《 海国妙喻 》辑录者张赤山的生平和其清末口岸文人与基督徒双重身份之特殊性。《 海国妙喻 》在辑录过程中受19世纪传教士报刊《 中西闻见录 》《 万国公报 》影响甚大。张赤山带有强烈的主观创作意图,对辑录寓言的取舍、修正、改写都体现出口岸文人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学态度。有鉴于张赤山及《 海国妙喻 》的独特性,在伊索寓言乃至西方寓言东传的历史过程中,辑录者自诩为"木铎"之作的《 海国妙喻 》是独特且不可忽视的一环。

关键词: 《海国妙喻》, 口岸文人, 张赤山, 《津门杂记》, 《中西闻见录》, 《万国公报》

中图分类号: 

  • I206.5

〔1〕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域外文学译文卷》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07页.
〔2〕颜瑞芳:《清代伊索寓言的汉译与流传》,《国文天地》2005年第4期;王辉:《翻译即改写——伊索寓言的三个晚清译本考察》,《中西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3〕〔5〕〔19〕颜瑞芳:《导论》,颜瑞芳编:《清代伊索寓言汉译三种》,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第49、49、49页.
〔4〕〔20〕高飞、吴淳邦:《19世纪传教士报刊刊载中译伊索寓言的流传与影响》,中国小说研究会编:《中国小说论丛》第41辑,2013年,第151-178页;高飞、吴淳邦:《〈小孩月报〉所刊载的伊索寓言叙述特点研究》,中国小说研究会编:《中国小说论丛》第47辑,首尔:学古房,2015年,第178-198页.
〔6〕〔7〕〔清〕张焘:《津门杂记》卷3,游艺山山庄刻板(日本国会图书馆馆藏ル5-1521),光绪十年(1884),第22、33-34面.
〔8〕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4-198页.
〔9〕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06页.
〔10〕〔清〕张焘:《自序》,张焘:《津门杂记》,游艺山山庄刻板(日本国会图书馆馆藏ル5-1521),光绪十年(1884).
〔11〕〔清〕如孩老人:《序》,张焘:《津门杂记》,游艺山山庄刻板(日本国会图书馆馆藏ル5-1521),光绪十年(1884).
〔12〕〔18〕段怀清:《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7、117页.
〔13〕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生出版社,1987年,第458页.
〔14〕〔15〕〔17〕G. T. Candlin,JOHN INNOCENT:A Story of Mission Work in North China,London:the United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1909,pp.97,96,220.
〔16〕G. T. Candlin,JOHN INNOCENT:A Story of Mission Work in North China,London:the United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1909,pp.97,96,100,145,157,166,173,183,187-190, 220,296.
〔21〕吴淳邦、高飞:《19世纪Aesop's Fables中译本的研究——伊索寓言罗伯聃中译本的译介与流传》,《中国语文论译丛刊》第30辑,2012年,第200-206页.
〔22〕李明权:《佛学典故汇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19页.
〔23〕〔明〕徐光启:《泰西水法·序》,《徐光启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24〕〔25〕鲍延毅、鲍欣:《〈海国妙喻〉作品考源》,《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26〕陈蒲清:《寓言文学理论·历史与应用》,板桥:骆驼出版社,1992年,第3页.
[1] 左鹏军. 王钟麒戏曲创作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87-192.
[2] 徐仲佳. 中国都市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性爱观念与市民形象的塑造——以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小说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04-209.
[3] 高玉, 梅新林. 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67-173.
[4] 王鸿卿. "新小说"理论的"文体比较"思维与成就[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160-165.
[5] 刘永文. 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与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74-179.
[6] 鲍国华. 作为方法的报刊--晚清报刊文献与中国小说转型研究的可能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67-172.
[7] 胡全章. "心存邦国"和"诗人之诗"--清末《 时报 》诗歌和"平等阁诗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73-181.
[8] 曹辛华. 论民国词集文献的整理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84-188.
[9] 张登林. 知识者的自我言说——重读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00-203.
[10] 马睿. 文献事实中的跨文化实践:从晚清民初的“西学中译”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76-1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