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驾帖是皇帝授权的官员或宦官执行某项任务时的证明。驾帖持有者执行的任务很宽泛:大到宣召皇位继承人,小到采购生活用品。驾帖由内府收掌,使用前需要以皇帝批示过的“红本”为依据填写内容、盖印并到六科佥批以便稽查,持驾帖逮捕高级官员时还要配以相应内容的诏旨。明中叶以后,政治生态逐渐恶化,不时出现锦衣卫、阉宦无驾帖而滥捕人,或者持空白驾帖、假冒驾帖违法乱政的现象,招致文官群体的广泛批评。精微批的层级低于驾帖,但功能类似,而且其保存、填写方式、用印押字、佥批、比对、销缴时限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容易辨别真伪,因而成为士大夫建议替代驾帖的首选。迫于压力,皇帝同意驾帖和精微批配合使用,但因皇帝纵容以及保密的需要,锦衣卫官不做佥批即持驾帖出京行事的现象仍不时出现。发展到崇祯朝,锦衣卫捕人干脆无需刑科佥批,制度上的制衡被公开抛弃,明王朝亦走到了历史尽头。
中图分类号:
〔1〕韩邦奇:《见闻考随录二》,韩邦奇:《苑洛集》卷19,《四库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656页. 〔2〕雷礼等:《皇明大政纪》卷1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60页. 〔3〕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59《江西饶州府三·孙需》,《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29页. 〔4〕《明武宗实录》卷72,正德六年二月乙酉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1581-1582页. 〔5〕何乔远:《名山藏》卷68《臣林记·王恕》,《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416页. 〔6〕《明英宗实录》卷22,正统元年九月癸巳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427页. 〔7〕史玄:《旧京遗事》,《中华野史》丛书,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3933页. 〔8〕《明世宗实录》卷20,嘉靖元年十一月丁巳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582页. 〔9〕《明神宗实录》卷379,万历三十年十二月辛卯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7138页. 〔10〕陈建:《皇明通纪法传全录》卷23,成化十三年三月条,《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98页. 〔11〕《明宪宗实录》卷169,成化十三年八月壬戌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3070页. 〔12〕〔18〕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驾帖之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34、534页. 〔13〕王恕:《驾帖不可无印信疏》,《明经世文编》卷3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第300页. 〔14〕《明孝宗实录》卷222,弘治十八年三月己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4179-4180页. 〔15〕〔50〕〔52〕《明孝宗实录》卷18,弘治元年九月壬午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437、437、437页. 〔16〕《明武宗实录》卷9,正德元年正月乙巳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287页. 〔17〕《明孝宗实录》卷175,弘治十四年六月丙午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3202页. 〔19〕《明世宗实录》卷21,嘉靖元年十二月辛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626页. 〔20〕〔32〕汪楫:《崇祯长编》卷16,崇祯元年十二月癸巳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891、891页. 〔21〕〔33〕〔34〕汪楫:《崇祯长编》卷61,崇祯五年七月庚戌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3500、3572、3572页. 〔22〕《明神宗实录》卷411,万历三十三年七月丁酉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7703页. 〔23〕《明神宗实录》卷574,万历四十六年九月戊申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10858-10859页. 〔24〕《明神宗实录》卷584,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壬午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11127页. 〔25〕毕自严:《金吾远逮废弁疏》,毕自严:《石隐园藏稿》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02页. 〔26〕〔51〕张廷玉等:《明史》卷94《刑法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312、2312页. 〔27〕《明熹宗实录》卷12,天启元年七月乙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629页. 〔28〕〔30〕《明熹宗实录》卷21,天启二年四月丁卯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1041、1041页. 〔29〕朱长祚:《玉镜新谭》卷6《缇骑》,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年,第88-89页. 〔31〕高汝栻:《皇明续纪三朝法传全录》卷11,《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91页. 〔35〕〔36〕〔48〕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年,第20、9、41页. 〔37〕〔40〕《明宪宗实录》卷226,成化十八年四月乙卯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3879、3879页. 〔38〕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卷10《出使不复命·琐言》,怀效锋、李鸣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08页. 〔39〕佚名:《残明纪事》,《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28页. 〔41〕《大明会典》卷98《丧礼三》,孙承泽:《元明史料丛编》第2辑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第1534页. 〔42〕〔43〕施沛:《南京都察院志》卷35《公移·请精微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04、304页. 〔44〕《明宪宗实录》卷255,成化二十年八月庚辰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4313页. 〔45〕《明宪宗实录》卷239,成化十九年四月癸酉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4055页. 〔46〕《明宪宗实录》卷290,成化二十三年五月乙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4910页. 〔47〕《明孝宗实录》卷133,弘治十一年正月庚戌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2345页. 〔49〕叶向高:《请发紧要三事揭》,叶向高:《纶扉奏草》卷15,《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53〕《明孝宗实录》卷143,弘治十一年十一月壬子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2498页. 〔54〕《明孝宗实录》卷162,弘治十三年五月丁卯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2925页. 〔55〕《大明会典》卷177《问拟刑名》,孙承泽:《元明史料丛编》第2辑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第2443页. 〔56〕〔58〕《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乙卯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304、305页. 〔57〕周玺:《垂光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9页. 〔59〕李默:《孤树裒谈》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212页. 〔60〕《明世宗实录》卷175,嘉靖十四年五月癸酉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3800页. 〔61〕《明穆宗实录》卷39,隆庆三年十一月乙酉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年,第975页. |
[1] | 柏桦. 清王朝罪犯发遣新疆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17-125. |
[2] | 吴大昕. 明代杂职官员出身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26-136. |
[3] | 黄纯艳. 宋代津渡的经营与管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20-127. |
[4] | 陈玺. 唐代恶钱治理规则的构建与运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28-136. |
[5] | 倪玉平.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试论清朝咸、同时期的财政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87-96. |
[6] | 刘平. 清朝海洋观、海盗与海上贸易(1644—1842)[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97-105. |
[7] | 李云泉. 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6-112. |
[8] | 赵轶峰. 世界大变迁与明清中国——对现代早期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43-152. |
[9] | 杨向艳. 议狱缓死:万历朝续妖书案之皦生光狱始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59-165. |
[10] | 陈宝良. 明代中后期的官场生态与官场病的形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6-136. |
[11] | 叶锦花. 明代盐场制度变革与州县赋役调整——以福建同安县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37-144. |
[12] | 庞乃明. 欧洲势力东渐与晚明学术流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45-153. |
[13] | 程妮娜. 女真与辽朝的朝贡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01-110. |
[14] | 吴凤霞. 辽朝经略平州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11-115. |
[15] | 齐畅. 阁臣、宦官与万历朝国本之争——以京师《东岳庙碑记》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16-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