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行政权与契约理论,给付行政是行政作为的核心,其具有特殊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从精神层面进行解读。从给付行政的实体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放松管制、服务行政、行政相对人自治、救助和救济等行政精神,这些精神是行政法处理行政行为各方关系的依据。从给付行政的程序精神上看,给付行政具有程序工具论、程序淡化、程序变通、程序加快等精神,程序精神代表了行政法治的程度。对给付行政精神的解读,可厘清我国给付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其带来的行政法体系、行政法原则、行政法主体结构、行政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而使我国行政法规更为细化和科学,使行政行为更具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
〔1〕康德:《康德政治哲学文集》,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1页. 〔2〕宋世民:《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3〕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422-423页. 〔4〕蔡茂寅等:《行政程序法实用》,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2页. 〔5〕谢瑞智:《法律百科全书》,台北:三民书局,2008年,第18页. |
[1] | 朱喆, 高景峰. 检察主体制度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96-101. |
[2] | 徐阳. 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运用——以民事诉讼法官释明权为借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81-83. |
[3] | 徐阳. 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运用——以民事诉讼法官释明权为借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81-86. |
[4] | 刘晓善, 洪晓楠. 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研究范式的多维视域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84-87. |
[5] | 徐阳. 当代中国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特征及文化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65-69. |
[6] | 侯德福.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选择和理性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55-59. |
[7] | 吴延溢, 那述宇. 中国大陆沉默权制度之现代化困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54-58. |
[8] | 李征. 论民事公诉权与检察权的价值共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87-90. |
[9] | 李洪祥. 民众继承习惯与《继承法》的立法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85-91. |
[10] | 田洪鋆. 大数据视野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92-101. |
[11] | 刘艳萍. 民法典编纂中可预见规则的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02-109. |
[12] | 徐微. 民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关系证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10-115. |
[13] | 冯彦君. 退休金给付请求权困境的破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42-49. |
[14] | 孔繁华. 从性质透视我国行政复议立法目的定位——兼与行政诉讼之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50-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