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6): 51-59.

•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孙巍, 王亚君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8-07-19
  • 作者简介:孙巍,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12);王亚君,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吉林 长春 130012)。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9001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75);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31号)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摘要: 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是揭示服务业经济增长质量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动态转型进程的关键。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呈现的下降趋势,是服务业资本驱动型增长模式下资本产出率下降抵消了劳动生产率上升对服务业TFP增长促进作用的结果。服务业增长动力的区域分化特征明显,东部地区表现为TFP驱动的集约化增长模式,中西部地区表现为资本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推动服务业增长TFP驱动模式的全面转型是新常态下服务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率, 产出弹性

中图分类号: 

  • F427

〔1〕Baumol W. 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 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7,no.3(1967),pp.415-426.
〔2〕李强:《结构调整偏向性、比较优势变迁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2期.
〔3〕钟世川:《技术进步偏向与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经济学家》2014年第7期.
〔4〕钟世川、毛艳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多要素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
〔5〕徐晔、宋晓薇:《金融资源错置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减损吗?》,《产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6〕盖庆恩、朱喜、程名望等:《要素市场扭曲、垄断势力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龚关、胡关亮:《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Hsieh C. T., Klenow P.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4,no.124(2009),pp.1403-1448;刘海英、张纯洪:《外商直接投资引入对区域工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的影响评估》,《数量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7〕楠玉、袁富华、张平:《论当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上海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8〕蔡昉:《导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减速的四个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13期.
〔9〕谭洪波、郑江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9期;高国珍、张文倩:《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投资相关性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2期.
〔10〕李京文、钟学义:《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11页.
〔11〕江小涓:《服务经济理论演进与产业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2页.
〔12〕梁若冰:《服务业是否真的出现了增长?——试论价格调整的影响》,《统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13〕Harberger A. C., Perspective o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Contemporary Economic Analysis,London: Croom Helm, 1978,pp.69-151.
〔14〕张小雪、陈万明:《规模报酬递增、要素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第1期.
[1]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50.
[2] 孙久文, 姚鹏. 单一结构地区转型的原因与路径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44-49.
[3] 魏后凯. 东北经济的新困境及重振战略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26-32.
[4] 李政, 于凡修.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6]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7]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8]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9]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
[10] 郭渊. 民国时期政府对领海制度的讨论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93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