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6): 66-72.

• 现代哲学新解读 • 上一篇    下一篇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

张亮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8-07-19
  • 作者简介:张亮,哲学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210023)。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5MZD026);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ZXA001)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摘要: 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第二代新左派中理论创新能力最强、跨学科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有三个值得重视的方面。首先,霍尔具有关注现实的高度自觉性、为底层人民代言的坚定左派立场、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恰当提出问题的高超艺术,这使得非英国本土出身的他能够成功发现并提出具有时代性、英国性的真问题。其次,霍尔始终坚持面向现实,自觉寻找、锻造并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为其发现、解决具有时代性的真问题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最后,霍尔对狭隘的学科观念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加之其本身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使得他能够连续发起并组织跨科学的团队研究,实现理论创新。

关键词: 斯图亚特·霍尔, 英国新左派, 理论创新, 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 

  • B151

〔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61页.
〔2〕〔3〕〔7〕〔14〕〔15〕〔16〕〔17〕〔20〕David Morley and Kuan-Hsing Chen, ed.,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1996,pp. 487-490,495,500, 499,142,146,132,50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6〕Richard Hogart, The Uses of Literacy : Aspects of Working Class Lif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ubl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s,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67, p. 142.
〔8〕Stuart Hall,“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enter: Some Problematics and Problems,” in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m, Andrew Lowe and Paul Wills, ed.,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 1979, p. 18.
〔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5-56页.
〔1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2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23页.
〔13〕Kuan-Hsing Chen, ed., Trajectorie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 330-331.
〔18〕Stuart Hall,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 Sage,1997, p. 51.
〔19〕Max Horkheimer,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Early Writing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3, pp. 9-10.
[1]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65.
[2]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78.
[3]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86.
[4]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92.
[5] 董晋骞. 矛盾性与协同性在后工业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39-46.
[6] 季国清, 刘啸霆. 当代哲学的社会学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4-10.
[7] 张连国. 大道哲学:后现代主义的健康导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24-3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8]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9]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
[10] 郭渊. 民国时期政府对领海制度的讨论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93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