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8 ›› Issue (3): 199-206.

• 百年文学学术史案研究·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审美时间哲学

刘彥顺   

  • 发布日期:2018-07-24
  • 作者简介:刘彦顺,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 金华 321004 )。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ZW024)

  • Published:2018-07-24

摘要: 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在审美时间哲学上有极为重要的建树。从闲暇时间与趣味的角度来说,只有当人们把注意力贯注于美的对象或艺术作品时,人生才是充实的、有兴味的;这既是对审美活动之主客不分离的基本构成方式的揭示,也是对审美教育根本目的及价值的洞察。从“好趣味”与“坏趣味”的根本区别而言,他以“静的修养”为例论述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对“趣味”与“能力”进行了比较与沟通, “静”并不是空无,而是在闲暇时间里,人的心神有所寄托与安置,因而,这就是一种滋润的、生动的、愉悦的“静”。就趣味的养成与精致趣味的时间性构成来看,应该从年轻时下手,养成审美活动作为时间意识的敏捷与专注,在这一兴发着的、涌现着的审美活动中会实现审美意义的增值与超越,这就是在审美活动及美育活动中时间的绽出性与原初状态。

关键词: 朱光潜, 美育, 审美时间哲学, 闲暇, 趣味

中图分类号: 

  • I01

〔1〕〔2〕〔3〕〔4〕〔6〕〔7〕〔8〕〔9〕〔10〕〔1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19、6、23、23、24、22、15、15、6页.
〔5〕〔11〕〔12〕〔1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39、29、128、151页.
〔15〕〔1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9、107页.
〔17〕〔18〕〔19〕〔20〕〔21〕〔22〕〔23〕〔2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49、349、349-350、351、352、352-353、353、354页.
[1]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2] 李湘. 论审美关系的确立与互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59-161.
[3] 陈定家. 作为艺术的生产--"艺术生产"相对于"一般生产"的特殊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28-134.
[4] 顾颖.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64-169.
[5] 杜书瀛. 《艺术的哲学思考》自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70-171.
[6] 孟庆丽. 道家“善行无辙迹”理论的美学发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207-211.
[7] 王向峰. 社会器官与美感的生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命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49-154.
[8] 王向峰. 论马克思"自然人化"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35-140.
[9] 徐碧辉.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后期美学观点的实践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87-19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