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0 ›› Issue (1): 74-80.

• 法国现象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自我”到“他者”的伦理现象学转向

欧阳谦   

  • 出版日期:2020-02-29 发布日期:2020-10-21
  • 作者简介:欧阳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 基金资助: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ZXA001)

  • Online:2020-02-29 Published:2020-10-21

摘要: 在当代现象学运动中,法国的新现象学尤为引人注目。这种新现象学的“新”在于它展开了一种伦理现象学转向。列维纳斯的他者现象学堪称这种转向的重要代表。他以追问人类暴力的发生为动机,力图从西方传统哲学的自我学中去寻找暴力发生的思想原理,在对自我学的现象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开出了一条面向“他者”并由此而达成消除暴力的伦理正义之路。围绕着“他者”“面容”“无限”,列维纳斯旨在突破观念论及其表象论的自我主义逻辑,以开放和应答的姿态去实现“面对面的伦理关系”,从而迎来善良的正义。在一定意义上说,列维纳斯从“自我”走向“他者”的现象学转向,无疑是在建构一种关于善良的现象学。

关键词: 列维纳斯, 现象学转向, 自我, “他者”, 面容, 伦理正义

中图分类号: 

  • B565

〔1〕劳伦斯·里斯:《奥斯维辛:一部历史》,刘爽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95页.
〔2〕〔12〕〔24〕Emmanuel Levinas,Difficile liberté,Paris:Albin Michel,1976,pp.406,22,17.
〔3〕Z.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5页.
〔4〕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恶,或自由的戏剧》,卫茂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18年,第255页.
〔5〕〔6〕〔7〕〔8〕Emmanuel Levinas,En découvrant lexistence avec Husserl et Heidegger,Paris:Vrin,2006,pp.230,232,231,233.
〔9〕〔10〕〔16〕〔17〕〔20〕〔23〕Emmanuel Levinas,Totalité et Infini:Essai sur lextériorité,Paris:Nijhoff,1971,pp.35,38,215,237,224,76.
〔11〕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54页.
〔13〕单士宏:《列维纳斯:与神圣性的对话》,姜丹丹、赵鸣、张引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7页.
〔14〕Emmanuel Levinas,Entre Nous:On Thinking-of-the-Other,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p.110.
〔15〕〔18〕〔21〕〔30〕Emmanuel Levinas,Ethics and Infinity,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85,pp.86,89,77,90.
〔19〕Emmanuel Levinas,Autrement quêtre ou au-delà de lessence,Paris:Nijhoff,1978,p.186.
〔22〕查尔斯·拉莫尔:《现代性的教训》,刘擎、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57页.
〔25〕〔26〕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73、129页.
〔27〕Emmanuel Levinas,Alterity and Transcenden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p.97.
〔28〕〔29〕保罗·利科:《作为一个他者的自身》,佘碧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491、496页.
[1] 尚杰. 用形而上学语言否定形而上学——德里达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中对列维纳斯“他者”的质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81-86.
[2] 王嘉军. 朗西埃对利奥塔崇高美学及法国理论"伦理转向"的批判--兼以列维纳斯哲学对其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00-206.
[3]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53.
[4] 潘黎勇. 感知的重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视域中的“微时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45-151.
[5] 毛林林. 从自我到社会——一种对主体间性思想的逆向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35-39.
[6] 蒲新微,蔡向东. 政策性增权策略中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45-48.
[7] 王焱. 爱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生与衍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87-190.
[8] 杜一平. 传统法文化对行政主体内部调节制度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64-68.
[9] 居俊. 黑格尔的绝对存在概念及其与时间之关系——海德格尔读《精神现象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29-36.
[10] 夏莹.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相互阐释的可能性及其限度——由科耶夫的“误读”所引发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1-16.
[11] 吴海龙, 李长成. 谢林对费希特知识学体系的前提性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9-32.
[12] 崔卓兰, 刘福元.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行政机关及其行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75-80.
[13] 陈秀敏. 白桦派作家与日本近代知识分子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215-218.
[14] 张登林. 知识者的自我言说——重读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00-203.
[15] 罗璠. 试析蒋子丹“荒诞小说”形式纠结与自我释放的美学结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23-22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