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2 ›› Issue (4): 32-38.

• 中国问题与中国智慧 • 上一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必然与未来可能

邢海晶   

  1. 四川大学
  • 发布日期:2023-05-08
  • 作者简介:邢海晶,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KS164)

  • Published:2023-05-08

摘要: 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涉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从共同体的维度探析全球治理难题与困境之根源,才能找到破解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意涵了人类社会呈现不同的共同体形态而演进的客观规律,以之审视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必然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经济格局重塑、国际政治新秩序设计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升华创造了未来实践的可能。而理论科学性与价值实践性的统一也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还将成为引领世界迈向“真正的共同体”之必由之路。

关键词: 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 B03
[1] 毛振阳 乔瑞金. 试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69-80.
[2]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3]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4] 周嘉昕.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四个基本问题——基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20.
[5] 吴照玉. 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皮凯蒂与马克思的分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1-26.
[6] 李艳艳. 目标定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0-54.
[7] 刘亚军.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60-65.
[8] 皮家胜. 身体与空间:拓展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两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7-24.
[9] 林进平. 马克思以何批判资本主义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8-22.
[10] 王浩斌. 马克思中产阶级理论的历史与逻辑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3-28.
[11] 王林平, 高云涌. 作为主体的劳动时间——《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间观的存在论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1-16.
[12] 黄亚明.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22-26.
[13] 张岩, 李闯.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与人的自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6-39.
[14] 张丽. “中国梦”内在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哲学思考——2013年辽宁省哲学年会会议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95-200.
[15] .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解放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29-3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