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3 ›› Issue (6): 111-120.

• 数字法学研究 • 上一篇    

论新兴科技法律治理的范式迭代——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

许 可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发布日期:2023-11-24
  • 作者简介:许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147)

  • Published:2023-11-24

摘要: 新兴科技法律治理是当代法学的核心议题之一。人脸识别技术以数据为体、以人工智能算法为用、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是新兴科技的典型代表。立足于科学哲学的洞见,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科技法律治理可分为:基于“科技工具论”的治理、基于“科技实质论”的治理和基于“社会建构论”的治理。尽管三者在治理对象、治理法律和治理阶段存在差异,但都割裂了“人—技术—社会”的联系,亟待通过“科技系统论”予以统合。基于科技系统论的人脸识别技术治理,遵循技术和法律的共同优化原则,以科技系统内各“人类行动者”为对象,凭借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激励各方开展利益协调,最终迈向科技善治。

关键词: 新兴科技;治理范式;科技哲学;人脸识别

中图分类号: 

  • D922.1
[1] 狄小华. 突破科研经费管理困境的法治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74-85.
[2] 张福德. 科技活动合法性的道德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66-69.
[3] 谢姝玮. 论城市强制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70-73.
[4] 王世涛. 引咎辞职法律化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77-80.
[5] 文婧, 江国华. 行政登记之功能定位的再审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81-84.
[6] 孙日华, 司晓悦. 行政裁量基准的法理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00-102.
[7] 王春业, 郭剑峰. 设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自动失效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82-86.
[8] 屈琦.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善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74-77.
[9] 许艳霞, 徐飞.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立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64-66.
[10] 周实, 陈娟. 我国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78-81.
[11] 胡泓. 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问题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17-219.
[12] 王策. WTO规则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46-50.
[13] 赵兴宏, 李玮.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63-67.
[14] 吕炳斌. 个人信息保护“入典”:体系功能及其与专门立法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1): 93-102.
[15] 程 啸.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删除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1): 103-11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