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涉案财物的审前处置,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实践更加偏重证据保全而忽视对财产权益的保护。在面对涉案数字资产时,这种制度性的缺陷被进一步放大,立法和司法面临其法律属性不明、审前处置措施手段有限、程序规范性不足、监管有效性不高的困境,查封、扣押等传统措施也无法对作为涉案财物的数字资产形成有效查控和保全。当前普遍的做法是套用电子数据取证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程序规则,但易忽视数字资产的财产属性。应完善数字资产司法处置制度,针对其特殊属性探索运用前沿技术,强化审前处置的程序规制,构建数字资产处置监管机制的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1] | 刘艳红.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迭代升级与犯罪控制协同化的刑事政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65-72. |
[2] | 王康庆. 构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数智治理体系——基于SARA模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73-83. |
[3] | 张勇. 生物安全立法中附属刑法规范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59-67. |
[4] | . 我国环境刑法的困境与重构——以法律移植与本土化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84-88. |
[5] | . 信用卡诈骗罪的定罪与区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62-64. |
[6] | 郑蓉. 传销犯罪的界定与追诉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92-96. |
[7] | 赵威. 数额犯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01-105. |
[8] | 李利辉. 少年司法制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全面防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27-129. |
[9] | 黄素萍. 司法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假释制度改革之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70-74. |
[10] | 张倜, 徐阳. 刑事和解的理念与框架———社会学进路的学理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66-69. |
[11] | 王志祥. 贪污、受贿犯罪终身监禁制度的立法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40-146. |
[12] | 苏永生. 关于修改贪污罪数额规定的利弊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47-154. |
[13] | 李劲. 当代环境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及其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55-160. |
[14] | 赵微, 李雪媛. 职务越轨犯罪的生成机理与防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61-165. |
[15] | 张 勇. 轻罪的界定标准与分类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60-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