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4 ›› Issue (4): 134-142.

• 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上一篇    

以新质生产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高 鸣  宋嘉豪   

  1.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24-10-08
  • 作者简介:高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嘉豪,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安全与天府粮仓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SH056)

  • Published:2024-10-08

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核心。“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赋予了新的发展动能。本文在试图厘清以新质生产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以新质生产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粮食安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增产后劲不足以及加工、储运短板明显等现实问题,亟须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新质生产力在粮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协调好生产技术进步与经营方式转型、粮食增产与节粮减损、产量增长与农民增收等问题,强化种业创新,积极改善种粮环境,推进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粮食产业现代化,以期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农业强国建设。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粮食安全;粮食产能

中图分类号: 

  • F323
[1] 田 云 张蕙杰.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172-182.
[2] 孙咏梅. 中国进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探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134-143.
[3] 孙咏梅. 多维视角下的隐性贫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贫困度的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00-108.
[4] 罗正月. 人口红利拐点背景下农民工工资增长的现实诉求与多元推进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71-76.
[5] 刘海宁. 辽宁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适度保障水平分析———基于生存公平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22-124.
[6] 白暴力, 傅辉煌. 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特性与转业补偿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94-97.
[7] 徐健, 汪旭晖. 订单农业中的弱势农户歧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03-106.
[8] 靖飞. 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117-124.
[9] 郭劲光.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产流通合作效率及其推进策略研究---以普兰店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调研为个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81-84.
[10] 许艳霞, 徐飞.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立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64-66.
[11] 牟岱. 论增富的量化标准和形而下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30-33.
[12] 刘玉良. 农业经济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50-155.
[13] 张锐. 中国农村市场与WTO的对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89-94.
[14] 许莉, 万春.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路径变迁及现实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107-111.
[15] 陈刚.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来自《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冲击实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2): 103-11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