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社会发生的巨变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理论给予解释,这种要求形成了当代社会理论研究的文化哲学论题新趋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格局,社会理论家们越发相信,仅仅从经济生产或者政治斗争方面分析问题显然不够,还需要从文化建构的视角去展开研究。于是,各种各样的当代社会理论与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催生出许多以文化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理论。从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的路径展开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愈发突显其重要性,正是因为当代社会理论的建构和完善需要文化哲学的思考面向及其方法论上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
[1] | 段忠桥. 霍布斯对国家存在必要性的两个论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54-60. |
[2] | . 作为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对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一个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5-9. |
[3] | 任东景. 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哲学透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43-45. |
[4] | 王晓红. 西方近代抽象人性论的哲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36-38. |
[5] | 胡颖峰. 论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0-13. |
[6] | 谭安奎. 洛克式自然财产权与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