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4 ›› Issue (4): 40-47.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习性与场域:构建一种反还原论的行为哲学

贾丽艳   

  1. 中华女子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08
  • 作者简介:贾丽艳,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讲师。

  • Published:2024-10-08

摘要: 法国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家布尔迪厄旨在弄清人类行为的主观建构与客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一种反还原论的行为哲学。他从习性和场域的实践化逻辑出发去寻找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生成机制,力图克服社会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在一种关系性思维原则的引导下,布尔迪厄意在纠正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功利主义、唯物主义等理论逻辑的偏颇,经过折中调和达成一种“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或者说“发生学的结构主义”的理论阐释。尽管布尔迪厄的行为哲学及其实践逻辑带有明显调和折中的思想印记,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弄清人类行为的生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布尔迪厄;行为哲学;反还原论;习性;场域

中图分类号: 

  • B561
[1] 段忠桥. 霍布斯对国家存在必要性的两个论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54-60.
[2] . 作为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对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一个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5-9.
[3] 任东景. 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哲学透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43-45.
[4] 王晓红. 西方近代抽象人性论的哲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36-38.
[5] 胡颖峰. 论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0-13.
[6] 谭安奎. 洛克式自然财产权与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1-20.
[7] 欧阳谦. 作为一种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27-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