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3): 17-20.

• 生态危机的文化检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反模式化思维与隐喻批判——马尔库什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研究

孙建茵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孙建茵,1980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KS005);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2b014); 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11D042)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术语是马克思主义框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然而这一术语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直具有一种隐喻性的意义,甚至被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布达佩斯学派的思想家乔治·马尔库什直接批判了教条主义对“基础与上层建筑”隐喻性意义的种种歪解,而且通过对隐喻的当代有效性的批判,最终提出了转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解释范畴进而保留文化多样性的观点。

关键词: 马尔库什, 基础与上层建筑,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 

  • B507

〔1〕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2〕 〔4〕〔5〕〔6〕〔7〕〔8〕〔9〕Gyorgy Markus ,“The End of a Metaphor: The Base and the Superstructure” ,in C.C. Gould - R.S. Cohen,eds,Artifacts, Representations and Social Practice ,Dordrecht: Kluwer , 1994.pp.419,420,422,427,428,430,43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页.
[1] 周兴杰. 表征危机与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构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7-30.
[2] 何林. 许茨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9-25.
[3]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32.
[4] 聂锦芳.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再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5-9.
[5] 黎学军. 阶级流动性问题的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0-1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