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农业问题的核心意涵。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已经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应针对我国当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问题,从城乡融合的视角,跳出农村看农业,并加快推进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构农业转出人口更加粘性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土地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体制转型。同时,赋予农民更稳健的土地承包权及其他土地权益,城乡“双向”加力加速农业人口转出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只有基于城乡联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
〔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64、66、67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2页。 〔6〕《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发布 农民生活支出压力增大》,2012年8月21日,http://district.ce.cn/zg/201208/21/t20120821_23606435.shtml,2018年6月4日。 〔7〕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1页。 〔8〕孙其信:《地价涨幅远超种粮收益 代表担忧农地流转“非粮化”》,2014年3月21日,http://news.163.com/14/0312/14/9N55MHU000014AEE.html,2018年6月4日。 〔9〕邱书钦:《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启示》,《西部论坛》2017年第4期。 〔10〕汪辉、陶然:《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难点、突破与政策组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13页。 〔11〕周立、刘永好:《粮食战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35页。 〔12〕姜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创新:特征现象与演化机制》,《世界农业》2017年第7期。 |
[1] | 刘洋. 日本城市化过程中农地保障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09-116. |
[2] | 程世勇, 刘旸. 我国土地契约关系变迁的制度风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00-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