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迪尔凯姆的集体表象概念不仅是他的现代性问题解决方案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 在其全部社会学理论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而且对他同时代和后世的许多思想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影响面已经远远超过社会学和人类学范围, 还涉及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中图分类号:
〔1〕〔2〕布留尔:《原始思维》,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年, 第5页.〔3〕帕特里克· 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第19 页.〔4〕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一卷)》,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492 页.〔5〕雷宾:《精神分析和新弗洛伊德主义》,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年, 第75 页.〔6〕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第642页.〔7〕郑凡:《震撼心灵的古旋律:西方神话学引论》,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第243 页.〔8〕方光焘:《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 第494 -495页.〔9〕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131页.〔10〕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 第85页.〔11〕王铭铭:《非我与我:王铭铭学术自选集》,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130 页.〔12〕詹姆斯· 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第43页.〔13〕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第6页.〔14〕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第26页.〔15〕涂尔干:《道德教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第360 -361页. |
[1] | 张一兵. 反对景观统治的地理心理学与革命游戏——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5-12. |
[2] | 殷曼楟. 视觉研究中知觉心理学间接知觉论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49-59. |
[3] | 谢俊贵. 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44-51. |
[4] | 迟帅. 论现代性的流动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理论的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69-75. |
[5] | 刘少杰. 以实践为基础的当代空间社会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23-28. |
[6] | 赵万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学理论再出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29-33. |
[7] | 田毅鹏. 社会学学科应用性困境及其消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84-88. |
[8] | 张文宏. 大数据时代社会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89-94. |
[9] | 谢俊贵. 智库建设与社会学学科应用性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95-99. |
[10] | 沈湘平.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同价值的几点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5-10. |
[11] | 顾祖钊. 再论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创新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42-151. |
[12] | 王力平. 出场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再诠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2): 47-51. |
[13] | 凯瑟琳·韦尔森. 唯物主义—动物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类学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0-18. |
[14] | 冯学锋, 肖俊敏. 论当代中国新语言年俗[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48-52. |
[15] | 刘晓善, 洪晓楠. 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研究范式的多维视域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84-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