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的北极地区已经成为美国和俄罗斯战略竞争的重点区域,俄罗斯力图通过自身的地缘优势和技术优势确立在北极地区的战略主导地位,以摆脱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和在大西洋、太平洋的军事优势围堵和遏制俄罗斯的战略困境。而美国正加紧从北冰洋地区围堵俄罗斯,动员更多的北约国家参与北冰洋地区对俄罗斯的遏制。在北极航道的行政管理上,美、俄等国家均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和法律,这些政策和法律之间存在着很多冲突。早在20 世纪30 年代苏联就设立相应部门对“北方航道”实施行政管理,将其作为内水水域对待,而美国则长期坚持该航道为国际水域,外国船舶享有过境通行权。相关国家应该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建立统一的资源开发规则和制度,力争签署统一的北极地区合作发展条约。
中图分类号:
〔1〕杨亮庆、王梦婕: 《极冰融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今晚报》2008 年7 月20 日。 〔2〕郭培清、管清蕾: 《东北航道的历史与现状》,《海洋世界》2008 年第12 期。 〔3〕方瑞祥: 《气候变暖下的“西北航道”航线选择》,《世界海运》2010 年第8 期。 〔4〕刘江萍、郭培清: 《保护还是搁置主权——浅谈美加两国西北航道核心问题》,《海洋世界》2010 年第3 期。 〔5〕〔6〕〔7〕白佳玉、李静: 《美国北极政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5 期。 〔8〕〔17〕郭培清、管清蕾: 《北方海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4 期。 〔9〕〔26〕国家海洋局政策研究室: 《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北京: 海洋出版社,1989 年,第页。 〔10〕管清蕾、郭培清: 《北方海航道上的冲突事件( 下) 》,《海洋世界》2010 年第3 期。 〔11〕刘惠荣、林晖: 《论俄罗斯对北部海航道的法律管制——兼论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冲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4 期。 〔12〕〔13〕郭培清、管清蕾: 《北方海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4 期。 〔14〕〔21〕〔25〕吴慧: 《“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 〔15〕《俄罗斯插旗引爆北极争夺战》,《参考消息》2007 年8 月4 日。 〔16〕刘新华: 《试析俄罗斯的北极战略》,《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6 期。 〔18〕管清蕾、郭培清: 《北方海航道上的冲突事件( 上) 》,《海洋世界》2010 年第2 期。 〔19〕刘中民: 《北冰洋争夺的三大国际关系焦点》,《海洋世界》2007 年第9 期。 〔20〕梁淑英: 《国际法教学案例教程( 第二版)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第52 页。 〔22〕黄志雄: 《对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国际论坛》2009 年第6 期。 〔23〕严双伍、李默: 《北极争端的症结及其解决路径——公共物品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6 期。 〔24〕梅宏、王增振: 《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及其解决》,《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1 期。 〔27〕贾宇: 《北极地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年1 期。 〔28〕蔡鹏鸿: 《争议海域共同开发的管理模式: 比较研究》,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年,第96-108 页。 |
[1] | 崔卓兰, 刘福元.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行政机关及其行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75-80. |
[2] | 文婧, 江国华. 行政登记之功能定位的再审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81-84. |
[3] | 庞跃辉. 论全球化时代与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模式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36-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