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2): 11-20.

• 马克思人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哲学解读

崔秋锁   

  • 发布日期:2019-01-24
  • 作者简介:崔秋锁,1952年生,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130024)。
  • 基金资助:
    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8Bzx06);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基金项目(2012B49)

  • Published:2019-01-24

摘要: 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把握,依赖于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正确理解。人道主义有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之分,前者代表着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理念,后者则表现为一种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内在统一。在内容上,它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的哲学理论;在本质上,它则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根本”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根本”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人本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人道主义实质内涵的理论揭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因而使其人道主义既超越了传统的人道主义,又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有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及其“以人为根本”的核心理念,是现实的、实践的、具体的。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伦理观,它主要意味着以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为主体、中心、出发点、目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作为一种存在论亦即世界观和历史观,它主要是强调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根基、本源、本体、根据、前提和基础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及其“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理念,实际上构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和观念根据。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回归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及其“以人为根本”哲学理念。

关键词: 马克思, 人道主义, “以人为根本”, 人本思想, 价值观, 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 

  • B018

〔1〕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7-176页。
〔2〕〔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44页。
〔4〕〔5〕〔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4、207、331页。
〔6〕〔7〕〔8〕〔9〕〔10〕〔12〕〔15〕〔18〕〔24〕〔30〕〔31〕〔37〕〔42〕〔43〕〔44〕〔45〕〔46〕〔47〕〔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73、67、71-72、54、57、54、75、67-68、294、72、76、77、77、66、73、79、56、295页。
〔1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188页。
〔13〕〔21〕〔22〕〔25〕〔34〕〔35〕〔36〕〔38〕〔39〕〔40〕〔41〕〔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3、273-274、326、273、521、274、304、199、40、52、35、310页。
〔16〕〔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95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
〔19〕〔20〕《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9、89页。
〔23〕〔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24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页。
〔27〕〔28〕〔29〕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00、109、109-110页。
〔32〕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8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4页。
[1] 陈高华. 积极生活与劳动辩证法——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及其方法论根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29-35.
[2] 王兴赛.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36-43.
[3] 沈湘平. 讨论权力与权利问题需要重视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11.
[4] 傅永军. 阐释有限与无限关系的形而上追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30-37.
[5] 张福运. 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86-194.
[6]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7]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8]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9] 齐勇. 实践哲学古典理想的继承与超越: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39-46.
[10] 王洪波.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维度下主体公共精神的当代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47-52.
[11]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12] 魏传光.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及其指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73-81.
[13]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14] 韩震. 新中国70年哲学话语体系的生成与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10.
[15] 邓永波.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92-9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