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6): 156-164.

• 思想文化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末民初思想话语中的“民权”与“国权”

邹小站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8-07-19
  • 作者简介:邹小站,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06)。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摘要: “民权”“国权”是清末民初思想文献中反复出现的概念,但人们使用这一对概念时,其所指却比较复杂。清末民初思想人士对于“民权”的使用,或指参政权,或指参政权与自由权,或指人民的权力、权利能力。民国初年,思想界所称“民权”,其所指一般包括自由权与参政权两个方面,但其重心在参政权。国民党大张“民权”的旗帜,立宪党人乃大张“国权”的旗帜以与之抗衡。一般情况下,民国初年的立宪党人所使用的“民权”一词,可能指国民之参政权,也可能指国民之自由权,有时也可能两者都包括。清末民初人们对“国权”一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所指有所不同,需要加以细致的区分,或指国家权力,或指主权,或指主权之某一方面如统治权、独立权,或又指政府权。

关键词: 民权, 国权, 参政权, 自由权利, 主权, 政府权

中图分类号: 

  • K203

〔1〕雪玉:《说国权》,《震旦》1913年第3期.
〔2〕〔18〕张东荪:《余之民权观》,《庸言》第1卷第12号,1913年5月16日.
〔3〕耿夫:《释宪法》,《民谊》1913年第5号.
〔4〕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13页.
〔5〕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6〕〔7〕郑大华点校:《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5-416、416页.
〔8〕精卫:《希望满洲立宪者盍听诸》,《民报》第3号,1906年4月18日.
〔9〕饮冰:《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新民丛报》第4年,第7号,1906年4月24日.
〔10〕枝头抱香者:《新民丛报之怪状》,《民报》第6号,1907年1月10日.
〔11〕岑楼:《责任的国民》,《国民》(上海)1913年第2期.
〔12〕〔38〕老圃:《国权与民权》,《时事新报》1912年11月30日,第1张第1版.
〔1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9,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2-108页.
〔14〕匪石:《国权与民权》,《民权报》1913年6月29日,第2版.
〔15〕〔16〕《国民党宪法主张全案》,《宪法新闻》第13册,1913年7月27日.
〔17〕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02页.
〔19〕亚雨:《释民权》,《时事新报》1912年12月20日,第1张第1版、1912年12月23日,第1张第1版;亚雨:《民权误解》,《时事新报》1912年12月12日,第1张第1版、1912年12月13日,第1张第1版.
〔20〕亚雨:《释民权》,《时事新报》1912年12月20日,第1张第1版.
〔21〕(阙名):《民政问答》,麦仲华辑:《皇朝经世文新编》卷18上“民政”,上海:上海书局,光绪二十七年,第15页.
〔22〕〔日〕森有礼编:《文学兴国策》,〔美〕林乐知、任廷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23〕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8页.
〔24〕康有为:《保国会章程》,《康有为全集》第4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25〕何勤华点校:《万国公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4-48页.
〔26〕〔德〕伯伦知理:《国家论》,梁启超译,夏晓虹编:《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36页.
〔27〕程树德:《宪法历史与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1页.
〔28〕汉民:《排外与国际法(续第七号)》,《民报》第8号,1906年10月8日.
〔29〕周维翰:《国权论》,《政论》第1年第5期,1908年7月8日.
〔30〕精卫:《再驳〈新民丛报〉之政治革命论》,《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日.
〔31〕〔39〕秋桐:《国权与民权》,《独立周报》第1年第10号,1912年11月24日.
〔32〕思黄:《今日岂分省界之日耶》,《民报》第1号,1905年12月8日.
〔33〕乌泽声:《论开国会之利》,《大同报》第2号,1908年9月28日.
〔34〕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35〕《福建布政使尚其亨奏宪法立则公法行公法行则外侮靖折》(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二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0-261页.
〔36〕吴贯因:《宪法问题之商榷》,经世文社辑:《民国经世文编》正编第9册法律一,上海:上海经世文社,1914年,第1页.
〔37〕李庆芳:《李庆芳宪法草案》,《法政杂志》(上海)第2卷第11号,1913年5月10日.
[1] 左玉河. 阐释与转化:“忠孝”观念的现代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47-155.
[2] 王法周. 钱大昕的君道观及其意义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65-171.
[3] . 中国早期历史认识的发生路径与思维模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71-174.
[4] 刘中平. 明代两京制度下的南京[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27-129.
[5] 张昭军. 援西入儒——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18-123.
[6] 富育光. 筚路蓝缕开拓创新--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72-173.
[7] 焦润明.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文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21-127.
[8] 李孝迁. 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21-125.
[9] 张昭军. 援西入儒——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18-12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