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3 ›› Issue (5): 106-111.

• 环境竞争力探索 •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支持分析——基于辽宁、山东、四川、浙江四省的比较

阙澄宇, 金珊珊   

  • 出版日期:2013-09-20 发布日期:2018-08-07
  • 作者简介:阙澄宇,1962年生,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大连 116025);金珊珊,1979年生,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大连 116025)。
  • 基金资助:
    2012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2DYY022)

  • Online:2013-09-20 Published:2018-08-07

摘要: 资本市场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科技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然而不同地区的科技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支持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浙江省科技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良好;浙江、山东、四川三省科技资本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紧密相关;但辽宁科技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科技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相当有限,亟需政策推动与支持。

关键词: 科技资本市场, 高新技术企业, 股权融资

中图分类号: 

  • F270
〔1〕周翀、马婧妤、刘伟:《创业板勾勒创新蓝图:262家公司引领中国未来》,《上海证券报》2012年2月8日,第F01版。〔2〕Himmelberg,C.P.,B.C.Petersen,“R&D and Internal Finance:A Panel Study of Small Firms in High-tech Industrie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6,no.2,(1994),pp.38-51.〔3〕Carpenter,R.E.,B.C.Petersen,“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High-Tech Investment,and New Equity Financing,”The Economic Journal,vol.112,no.2 (2002),pp.54-72.〔4〕Bolton,P.,X.Freixas,“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vol.19,no.3 (2006),pp.829-870.〔5〕Brown,J.R.,S.M Fazzari,B.C.Petersen,“Financ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Cash Flow,External Equity,and the 1990s R&D Boom,”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64,no.1 (2009),pp.151-185.〔6〕Martinsson,G.,“Equity Financing and Innovation:Is Europe Differen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34,no.6 (2010),pp.1215-1224.〔7〕王新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供给的有效性评价》,《经济管理》2007年第20期。〔8〕潘朝顺、曹木顺、刘英:《资本市场支持技术创新的研究——以广东为例》,《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9〕王凤荣、罗光扬:《产权所有制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李永周、马军伟:《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2期;张元萍、李兆军:《中国资本市场信息结构有效性检验》,《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期。〔10〕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04-123页;曹颢、尤建新、卢锐、陈海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第3期。〔11〕OECD,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Proposed Standard Practice for Surveys of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81,p.17.〔12〕辽宁省统计局:《二〇一二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日报》2013年2月21日,第A02版。〔13〕黄平、陈逸宁:《浙江民企向好势头渐显》,《经济日报》2013年1月8日,第11版。
[1] 谢地,张旺鉴. 谁阻碍了民营经济成长——基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关系的观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99-105.
[2] 吕怀涛. 企业成长难题——根植于系统观的企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87-91.
[3] 柳晓君. 论企业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80-182.
[4] 蓝庆新.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57-61.
[5] 王家斌, 展恩来, 姜凌.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层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71-76.
[6] 陈岩. 论现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86-88.
[7] 王书林, 安曼. 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度量方法评论与改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37-139.
[8] 宇红. 企业社会资本管理手段的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67-170.
[9] 吕怀涛. 企业成长难题——根植于系统观的企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0, (): 87-91.
[10] 柳晓君. 论企业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80-182.
[11] 郭新. 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与电子商务[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86-87.
[12] 于立, 孟韬. 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的理论解释与现实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67-7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