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2): 38-43.

•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 • 上一篇    下一篇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

王庆明   

  • 发布日期:2018-08-21
  • 作者简介:王庆明,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北京 110072);沈阳师范大学东北社会转型研究中心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034)。
  • 基金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2013M5308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2CSH077); 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 ZD201402)

  • Published:2018-08-21

摘要: 我国国有企业30多年来的改革进程亦是单位体制变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国家治理的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呈现出“弱单位化”倾向;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逐渐由“国家化”向“单位化”转变,呈现出“强单位化”趋势。魏昂德的新传统主义理论从依附结构和制度文化两个层面揭示了单位运行机制。从资源配置和治理结构上看,我国的单位制变迁是单位化治理逐渐向市场化治理转变的过程。但这种转变并不是直线型的市场化过程,而是有选择的市场化,是政府选择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访魏昂德的新传统主义理论模型,考察单位化治理的转型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的独特逻辑是我们理解中国制度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 单位化治理, 新传统主义, 转型与变异, 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 

  • C916

〔1〕李新春、储小平、何轩:《香港华人家族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93页.
〔2〕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11页.
〔3〕David Stark & Victor Nee,“Toward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State Socialism,”in David Stark & Victor Nee,eds.,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China and Eastern Europe,San Francisco,Mas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165.
〔4〕Chirot.D.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y Andrew G.Walder,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7,no.1(1988),pp.134-135.
〔5〕孙立平:《从工厂透视社会》,《中国书评》1995年第3期.
〔6〕艾米莉·洪尼格:《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韩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7〕〔8〕〔11〕〔12〕〔13〕〔14〕〔15〕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11、31、11、11-12、192、137-138、165-177页.
〔9〕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0〕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7-304页.
〔16〕Ching Kwan Lee,“From Organized Dependence to Disorganized Despotism:Changing Labour Regimes in Chinese Factories,”The China Quarterly,no.157(1999), pp.44-71.
〔17〕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罗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89页.
[1]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68.
[2] 朱健刚. 社会企业在当代中国的阶段定位与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9-77.
[3] 陈鹏. 个案工作介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的路径与实施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78-85.
[4] 赵子祥. 论灾难与风险的社会风险特征分析及预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44-146.
[5] 黄新华. 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的实施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65-71.
[6] 杨轶华.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教育贫困治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72-78.
[7] 邓国胜, 辛华. 美国志愿服务的制度设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79-85.
[8] 张祖平. 中国志愿者保险投保探析--基于6省86县市(地区)的数据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86-93.
[9] 宋言奇. 城市社区建设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87-192.
[10] 孙宽宁,徐继存.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策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7-51.
[11] 郑元景. 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2-56.
[12] 夏历.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字需求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7-61.
[13] 江立华,张红霞. 流动与秩序:社会治理视野下流动人口的秩序整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40-44.
[14] 徐家良,许源.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风险因素及风险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45-49.
[15] 李立,胡静波.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65-6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 -125 .
[3] 卫磊. 修正后《立法法》与刑法解释的规范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01 -108 .
[4] 李玉. 钮永建民众教育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5 -162 .
[5] 陶水平. 英国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理论范式及其批评实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75 -187 .
[6]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7] 何文平. 民初孙中山流亡日本与“第三次革命”的提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9 -160 .
[8] 陈才训. 论明清清赏清玩之风对小说插图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201 -208 .
[9] 何自力. 关于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原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 -12 .
[10] 蒋永穆. 积极探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9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