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8 ›› Issue (2): 175-187.

• 文艺理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英国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理论范式及其批评实践

陶水平   

  • 出版日期:2018-02-23 发布日期:2018-07-23
  • 作者简介:陶水平,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 南昌 330022)。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02);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wx06)

  • Online:2018-02-23 Published:2018-07-23

摘要: 随着英国文化研究的批评对象的不断拓展,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也在不断转换,形成了英国文化研究生生不息的创新风格。从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来看,先后出现了四种主要理论范式,“文化主义”即是其中最早最具标志性的理论范式。“文化主义”知识话语起源于英国本土,滥觞于英国近代“文化与文明”旧传统,确立于伯明翰学派初期的“文学与社会”新传统之中,更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体现了一个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动态生成过程。文化主义理论范式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整体的日常生活,与所有的社会实践紧密相关,强调文化体现了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它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指意实践,重视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强调文化对意义、价值的能动建构作用。伯明翰学派三大创始人在其奠基性文本中开创性地对工人阶级及其男孩文化、通俗文化以及电视传媒文化等进行了批评实践,显示了文化主义研究范式在工人阶级文化、通俗文化或大众媒介文化、青年亚文化等批评实践领域所取得的最初成绩。文化主义研究范式的优长在于强调文化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性,突出了人的经验的本源性、真切性、生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足在于忽视了人的经验的受动性、复杂性以及差异中的整体性。在中国,由于英国文化研究的引入,人们才开始关注大众文化生产作为大众日常生活方式所隐含的能动力量,关注文化接受者对大众文化的重构价值。中国学者立足中国现实语境和本土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身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术议程、学术话题和理论热点,主张打开文学和文学性,强调了当代日常生活中审美性的泛化和文学性的扩散,呼吁为文艺学学科扩容,从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逐渐形成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话语。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主义, 理论范式, 语境化

中图分类号: 

  • I 0

〔1〕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5、116页。
〔2〕徐德林:《重返伯明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4页。
〔3〕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在主义在战后英国》,李凤丹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4〕道格拉斯·凯尔纳:《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张秀琴译,《学术研究》2011年第11期。
〔5〕〔19〕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第五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46、70页。
〔6〕〔7〕〔11〕〔18〕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孟登迎译,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4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06、304-314、305-307、317页。
〔8〕〔9〕理查德·约翰逊:《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18页。
〔10〕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12〕〔13〕阿兰·斯威伍德:《文化理论与现代性问题》,黄世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80、89页。
〔14〕〔15〕〔16〕〔22〕〔24〕克里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孔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15、15、43-44、402-403、420-421页。
〔20〕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秘舒、凌旻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15页。
〔21〕保罗·威利斯:《中译本前言》,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秘舒、凌旻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7页。
〔23〕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06页。
〔25〕〔26〕安吉拉·默克罗比:《工人阶级与女性文化》,张冰岩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5、111页。
〔27〕黄卓越等人:《英国文化研究:事件与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279-280页。
[1] 杜书瀛. 文学的“意识存在”和“物质存在”——在克罗齐诞辰152周年之际重读他的《美学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69-174.
[2] 宁稼雨. 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评价主体差异及其评价标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88-198.
[3] 陈定家. 狄尔泰生命阐释学的当代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91-19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 -125 .
[4]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 -204 .
[5]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6]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7]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8]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9]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10]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