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王艮、王栋、王襞撰,袁承业辑:《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清宣统二年东台袁氏刻本。〔2〕〔5〕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5页。〔3〕〔4〕〔6〕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07、108页。〔7〕〔8〕〔9〕〔10〕〔11〕〔12〕〔13〕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11、110、113、112、112页。〔14〕《徐渭集·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96-1297页。〔15〕〔16〕〔17〕〔18〕〔33〕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7-118、122、117、118、217页。〔19〕沈璟:《词隐先生论曲》,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57-158页。〔20〕吕天成:《曲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5页。〔21〕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艳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8页。〔22〕王骥德:《曲律·杂论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64页。〔23〕沈璟:《词隐先生手札两通》,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明万历四十二年王氏香雪居刻本。〔24〕〔25〕〔26〕〔27〕〔35〕〔36〕〔38〕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2、192、190-191、191、219、217、218页。〔28〕〔30〕张树天、王槐茂主编:《冯梦龙全集》第十四卷,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3、163页。〔29〕〔31〕冯梦龙:《太霞新奏序》,张树天、王槐茂主编:《冯梦龙全集》第十四卷,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2、12页。〔32〕冯梦龙:《步雪新声序》,卢前编:《饮虹移所刻曲》,民国二十五年(1936)金陵卢氏刻本。〔34〕〔39〕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0、100页。〔37〕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