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C Number:
〔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32页. 〔2〕〔3〕〔4〕〔1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9、79、258、112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29页. 〔6〕〔7〕〔8〕〔10〕〔11〕〔12〕〔17〕〔28〕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7、7、8、8、8、16、12、8页. 〔9〕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7页. 〔13〕〔14〕黑格尔:《美学》第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6、56页. 〔16〕周敦颐:《太极图说》,《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页. 〔18〕〔19〕〔20〕〔2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3、496、496、647页. 〔22〕〔23〕〔24〕〔25〕〔26〕〔27〕〔31〕〔45〕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4、23、25、42、43、44、16页. 〔29〕〔30〕〔54〕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2、13、315页. 〔3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编写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222页. 〔33〕〔46〕何文焕编:《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88、420页. 〔34〕张晶:《美学的延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75页. 〔35〕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10页. 〔36〕〔37〕祖保泉、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4、215页. 〔38〕〔44〕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80、1139页. 〔39〕韩林德:《境生象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179页. 〔40〕张晶:《再论审美构形》,张晶:《美学与诗学》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53页. 〔41〕〔42〕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96、206页. 〔43〕叶燮:《原诗·内篇》下,《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76页. 〔47〕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8页. 〔48〕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3页. 〔49〕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2页. 〔50〕〔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页. 〔51〕陈来:《仁学本体论》,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173页. 〔52〕〔53〕黄宗羲:《宋元学案》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第973、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