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领, 李涛. 土地要素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40-49. |
[2] |
任保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0. |
[3] |
杨翠迎.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118. |
[4] |
李政. 中国国有经济70年:历史、逻辑与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8. |
[5] |
李政.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作用与激发保护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79-85. |
[6] |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43. |
[7] |
徐延辉. 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其主观生活质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74-82. |
[8] |
何曼青. 外资质量与效益数据分析下的利弊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58-64. |
[9] |
张海东. 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反思与研究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24-128. |
[10] |
高和荣. 底线公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内在根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29-133. |
[11] |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53. |
[12] |
丁宁. 论形而上学的传统理论内涵及其现时代重构的合理化途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30-36. |
[13] |
林卡,易龙飞.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概念、特点和议题领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41-46. |
[14] |
郭玲玲. 马克思的新哲学及其理论表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36-40. |
[15] |
陈伟, 桂强. 论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一维化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2): 166-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