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2): 189-193.

• 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岳友熙   

  •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岳友熙, 1967 年生, 文学博士, 山东大学博士后,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山东淄博255049)。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ZX044)

  •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新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它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 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 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 概念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挖掘; 在实践美学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创建, 是对实践美学发展的新贡献; 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 是实践美学的自我发展与超越, 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

关键词: 实践, 实践美学, 新实践美学, 自我超越, 新境界

中图分类号: 

  • B83

〔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的告别》,《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1 期.
〔2〕岳友熙:《叶茂根深的实践美学》,《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1 期.
〔3〕张玉能:《实践美学将放射出新的光辉》, 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研究》(第二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 年.
〔4〕张玉能:《美学要义》,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第五章“ 美的本质”.
〔5〕张玉能:《美学要义》,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第二章“ 美感的性质和特征”.
[1] 傅廷中. 国际海事惯例的适用之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06-113.
[2] 齐勇. 实践哲学古典理想的继承与超越: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39-46.
[3] 童敏. 空间思维的实践转向: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93-99.
[4]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5] 刘贵祥. 科西克对实践概念三种变形的批判及创造性阐发——一种对《具体的辩证法》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53-60.
[6] 张曙光. 主体性价值论的建构及其超越——价值哲学的问题意识及学术进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5-14.
[7] 刘进田. 40年来中国价值哲学的思维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22.
[8] 谢纳. 作为表征实践的文化空间生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97-201.
[9] 刘少杰. 以实践为基础的当代空间社会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23-28.
[10] 金雅. 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59-64.
[11] 谢永康. 康德实践理性概念及其两种批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60-169.
[12] 徐碧辉.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后期美学观点的实践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87-198.
[13] 王兴赛. 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18-123.
[14] 马睿. 文献事实中的跨文化实践:从晚清民初的“西学中译”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76-180.
[15]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