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6): 34-36.

•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与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性的历史主义形式———肖恩·塞耶斯对马克思人性观的解读

金艳芬, 张士清   

  • 出版日期:2010-11-15 发布日期:2018-11-29
  • 作者简介:金艳芬, 1962年,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吉林四平136001);张士清, 1961 年生,哲学博士,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辽宁沈阳110854)。

  • Online:2010-11-15 Published:2018-11-29

摘要: 肖恩· 塞耶斯对马克思的人性论进行了历史主义的解读。在他看来, 马克思的理论是人性的历史主义形式。这种历史主义形式的人性论既包括普遍的人性, 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性, 又包括人的社会性。这一理解对马克思的人性论存在一定的误解, 即没有把人性的历史主义形式看做是对“自然性”和“抽象类本质”的双重扬弃, 因此是经验主义态度而非反思态度。

关键词: 人性, 历史主义, 自然性, 抽象类本质,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 

  • B089.1
〔1〕〔2〕〔3〕〔4〕〔5〕〔6〕〔7〕肖恩· 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 冯颜利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8 年, 第193、197、194、195、193、195、195 页.〔8〕〔9〕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 第81、81 页.
[1] 杜卫.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48-58.
[2]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3] 孙亮. 在“哲学与现实”之间重审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对虚无主义阐释的形而上学路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9-33.
[4] 佐藤孝弘. 中国工商登记制度的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56-60.
[5] . 论道德事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2-28.
[6] 杨凤. 女性主义视域中社会性别建构的两个向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64-67.
[7] 于德江, 王利民. 论法治的根本是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92-98.
[8] 宋友文. 历史主义与历史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1-14.
[9] 赵颖. 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84-87.
[10] 孟庆龙. 柯亨社会的“物质性”与“社会性”的区分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39-41.
[11] 张剑抒.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四重内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9-21.
[12] 王晓红. 西方近代抽象人性论的哲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36-38.
[13] 周德新. 论死亡本质及其社会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71-74.
[14] 陈慧. 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 《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52-54.
[15] 杨白. 形而上学的人性与人的形而上学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33-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