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2): 189-197.

• 美学与人生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

魏洪洲   

  • 出版日期:2015-04-15 发布日期:2015-04-15
  • 作者简介:魏洪洲,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061)

  • Online:2015-04-15 Published:2015-04-15

摘要: 陈、白二氏所藏的《九宫谱》和《十三调南曲音节谱》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两部南曲谱。原书已佚,仅余其目载于蒋孝《旧编南九宫谱》中。其所创立的两套南曲宫调曲牌系统不仅为后世曲谱的编撰提供了基本框架,还对曲家的选曲联套等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学界对其性质、成书时间及宫调系统之渊源等,还存在着诸多误解。经考察,它们均为明初出现的南曲音乐谱,其宫调系统是随着管弦乐器开始参与南曲伴奏,并在当时戏曲宗元思想的影响下,分别以元杂剧和《董西厢》为模仿对象,逐步建立起来的。

关键词: 九宫谱, 十三调谱, 南曲宫调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4〕〔12〕〔13〕〔14〕〔27〕〔45〕〔50〕〔51〕蒋孝:《旧编南九宫谱》,《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3-6、1-5、44、44、44、62-63、2-3、13、13页。
〔2〕〔23〕王骥德:《曲律》,《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33、60-61页。
〔3〕〔20〕〔24〕〔25〕〔47〕周维培:《曲谱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7、97-98、271、98、271页。
〔5〕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篇)》,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6〕张祜:《李谟笛》,《张承吉文集》卷四,宋刻本。
〔7〕王建:《霓裳词十首》,《王司马集》卷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189页。
〔9〕〔31〕沈宠绥:《度曲须知》,《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649、659页。
〔10〕陈旸:《乐书》卷一百五十九《乐图论》,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杨维桢:《周月湖今乐府序》,《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第424页。
〔15〕〔21〕〔22〕〔32〕〔33〕〔36〕〔38〕〔39〕徐渭:《南词叙录》,《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483、482、483、482、483、485、482、483-484页。
〔16〕〔18〕【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405、403-405页。
〔17〕〔19〕钱南扬:《论明清南曲谱的流派》,《汉上宦文存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68、168页。
〔26〕郑祖襄:《“南九宫”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年第2期。
〔28〕祝允明:《猬谈》,《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225页。
〔29〕杨慎撰,王大厚笺证:《升庵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1页。
〔30〕王世贞:《艺苑卮言(辑录)》,《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512页。
〔34〕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辑录)》,《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470页。
〔35〕魏良辅:《南词引正》,《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527页。
〔37〕李开先:《曲谑》,《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392页。
〔40〕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412页。
〔41〕臧晋叔:《元曲选·序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页。
〔42〕钟嗣成:《录鬼簿》,《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第316页。
〔43〕朱权:《太和正音谱》,《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36页。
〔44〕张羽:《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序》,《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页。
〔46〕王骥德:《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2页。
〔48〕洪惟助:《昆曲格律与宫调》,台北:国家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49〕周祥钰等:《新定九宫大成北词宫谱·凡例》,《中国古代曲谱大全》(二),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年,第809页。
〔52〕祝允明:《重刻中原音韵序》,《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227页。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6]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7]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8]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9]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10]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1]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12]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3]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4]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5] 王洪军.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98-2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