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1-04 上一期   
    哲学研究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团体人格的哲学宣言
    张文喜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5-12. 
    摘要 ( 213 )   PDF(pc)(590KB) ( 215 )   PDF(mobile)(590KB) ( 3 )   收藏
    不同于形形色色的现代政党,共产党团体人格的形成面临着崭新的处境和全新的使命。现在,判断它形成的根本要素就是全党的凝聚力量。《共产党宣言》对它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如果就其意图而不是就其效果而言,它已经超越了作为一种主体性道德和政党伦理的范畴。面对着群众的组织、宗派斗争的局面,在共产党团体人格的问题上,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受黑格尔的自由主体性哲学的影响,以拟制或假设的形式提出共产党组织的统一性(阶级意识统一性)学说,从而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意涵。但我们对共产党团体人格的理解不应统一成一种上下两级团体套接关系中的共处,而应该理解成充满活力的制度。共产党团体不是碎片化的整合型政党组织,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一个与人民融为一体的有机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概念:基于概念史的考察
    张秀琴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3-19. 
    摘要 ( 183 )   PDF(pc)(536KB) ( 170 )   PDF(mobile)(536KB) ( 5 )   收藏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一生的著述中分别以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等概念来界定和解释他们的实践观,因此对上述相关核心概念的文献史梳理有助于我们探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史。要梳理马克思的实践观,就需要对人的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的形式与结构加以解读,探究二者本身以及其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关系。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作为实践,都是特殊性范畴,是连接主客体关系及其现实化的中介和环节,因此,具体化在生产劳动中的对象性,在形式上又可分为抽象对象性和具体对象性。这是对象性的二重化。它是理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性实践的核心,也是科学认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关键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意”消失的空间批判——从列斐伏尔的“诗创实践”与“诗学革命”视角
    车玉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20-25. 
    摘要 ( 178 )   PDF(pc)(629KB) ( 156 )   PDF(mobile)(629KB) ( 3 )   收藏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尤其在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空间批判理论家那里,“诗意”与“诗创化实践”具有了政治色彩,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借助这些概念,列斐伏尔赋予了诗创化实践以本体论的地位,并以此展开了对于同质性的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的批判,提出诗创化实践是实现差异化空间的途径,差异化空间的建构是抵抗全面异化的日常生活的方式。这一论断拓展了对于实践观念的理解,沿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并把批判精神拓展到了更为广泛的范围,同时也意味着对于资本现代性的超越与新文明类型的建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
    何云峰 王绍梁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26-34. 
    摘要 ( 244 )   PDF(pc)(675KB) ( 315 )   PDF(mobile)(675KB) ( 5 )   收藏
    “劳动创造人”是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出发点,也是“劳动幸福”概念成立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人意味着劳动是人的来源,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生物进化论和哲学存在论的层面对这个命题进行过论证。从存在论看,劳动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彰显人的主体性和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但现实的劳动既有肯定人的本质的积极面,也有否定人、压迫人的消极面。这种劳动二重性就构成人类历史的矛盾运动。人就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创造性的活动不断消解这种消极性,发挥它的积极性,提升它的肯定性、享受性和属人性,使劳动更加符合人的本质需求。“劳动幸福”概念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表明保障劳动幸福权就是要使劳动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地去确认人的本质,把劳动属人的属性还给人。唯有从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高度,才能准确领会劳动幸福与劳动幸福权的哲学意蕴,同时也才能彻底地破除那种以现实劳动的不幸福来否定“劳动幸福”的资本意识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的柏拉图主义与共产主义观念——巴迪欧的本体论哲学及其政治意涵
    王福生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35-43. 
    摘要 ( 243 )   PDF(pc)(597KB) ( 224 )   PDF(mobile)(597KB) ( 4 )   收藏
    面对所谓“哲学的终结”与“历史的终结”,巴迪欧在重建“多的柏拉图主义”的同时致力于恢复共产主义观念。西方激进左翼重回共产主义的最新思想动向与其后一方面的努力密切相关,虽然他们对其前一方面的工作褒贬不一。但实际上,在巴迪欧自己那里,这两方面的工作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说可被视为其独特的本体论哲学即“多的柏拉图主义”的落实。因为存在之为存在的真理在数学、艺术、政治与爱这四个场域中产生,它们先于且独立于哲学,因而构成哲学的前提;而作为哲学范畴的大写真理之空的操作将作为哲学前提的诸真理置于共存局面之下。在今天这个苍凉阴郁的时代,坚持柏拉图主义的姿态,从表象走向真理的观念化之路只能是同一“地平”上的“变迁”,并因而走向共产主义观念。作为三个基本要素即真理程序、对历史的归属和个体的主体化的抽象总体,巴迪欧所要恢复的共产主义观念是真理程序的独异性与历史的表现之间相互影响的主体化,它是高度哲学化的而非真正行动性的,难免走向一种弥赛亚式的狂热与期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
    重拾生活:社会工作的本质回归与理论重构
    童 敏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44-50. 
    摘要 ( 322 )   PDF(pc)(632KB) ( 320 )   PDF(mobile)(632KB) ( 15 )   收藏
    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离不开对社会工作本质的追问。中国社会工作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亟须建构能够呈现本土实践经验并能够与西方社会工作对话的理论体系,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回归社会工作的初心。回顾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建构路径,我们发现尽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来自生活——抽离生活——回归生活”的发展轨迹,但是它采取了抽离日常生活的科学理性建构路径,始终把生活作为日常经验并视其为非“科学”的代名词。中国社会工作则不同,我们走了一条在社区日常生活中开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生活是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核心。因此,中国社会工作需要建构以生活为本的理论体系,让人们在扎根现实生活的同时推动现实生活的改变,呈现人与环境循环影响的生活逻辑,从而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保证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拥有现实基础和自身社会历史的独特性,不再成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附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
    包先康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51-59. 
    摘要 ( 142 )   PDF(pc)(602KB) ( 361 )   PDF(mobile)(602KB) ( 2 )   收藏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治理术,一方面与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价值、方法和目标上存在着天然的洽合;另一方面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提供了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介入农村社区“微问题”的解决、“微事情”的处理和“微心愿”的满足,促进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介入路径上,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主体介入、理念介入和方法介入,克服农村社区“无主体境”的“微治理”困境,激发农村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农村社区“微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心智能力和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重建社区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日常生活的健康化。但是,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大多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实践,我国的社会工作“下乡”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本土化。社会工作“下乡”并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有助于社会工作扎根日常生活,推动社会工作范式的转变。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治理与调节机制研究
    论我国社会矛盾的生成逻辑与社会调节
    宋宝安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60-70. 
    摘要 ( 165 )   PDF(pc)(753KB) ( 121 )   PDF(mobile)(753KB) ( 13 )   收藏
    当下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调整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凸显,机遇与挑战并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已成为保持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有效调节社会纠纷对于巩固我国已有发展成绩、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其生成机制和发展规律也与以往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与时俱进地构建以社会调节为先导、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有机结合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保护动力机制的再研究:双向运动理论与积累的社会结构
    王 一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71-77. 
    摘要 ( 188 )   PDF(pc)(565KB) ( 113 )   PDF(mobile)(565KB) ( 5 )   收藏
    嵌入性思想和双向运动理论共同构成了社会保护动力机制的经典框架。在理论层面,市场机制与社会保护运动之间的冲突最终会导致社会崩溃;但在实践层面,市场经济却在长期扩张与长期停滞之间不断轮回。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为解释这种现象,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社会保护,提出社会保护能够在与自由市场的博弈中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社会支持,同时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就我国而言,我国社会保护制度并不是在与自由市场的对抗中建立起来的,而是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配套性政策,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保护体系也出现了碎片化、身份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配套性和主体性两种动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社会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热点问题研究
    著作权立法与司法的产业利益之维
    孔祥俊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78-91. 
    摘要 ( 78 )   PDF(pc)(718KB) ( 231 )   PDF(mobile)(718KB) ( 2 )   收藏
    著作权立法和司法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实在的调整需求,因而有着与学术逻辑迥异的实践逻辑。现实问题的复杂多变,也极易在形而上抽象概念的清晰性与形而下具象问题的模糊性之间形成强烈反差,为著作权法的实施增加了诸多变数和难题。但是,具象和实在毕竟使著作权立法和司法充满浓厚的“烟火气”,其中与产业利益的交织部分成为著作权法极具“烟火气”的重地。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集中表现的产业利益,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著作权法,在塑造著作权制度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使著作权法日益加强顺应产业发展的制度建构。产业利益不仅有力地推进著作权立法,而且成为法律适用的重要元素,并推动著作权与专利等其他知识产权的更多交叉,包括开始借鉴专利法等法律原则,以及在理念、法理和标准上不断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刑事主体地位的否定及实践展开——兼评“反智化批判”与“伪批判”之争
    陈洪兵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92-98. 
    摘要 ( 156 )   PDF(pc)(590KB) ( 174 )   PDF(mobile)(590KB) ( 3 )   收藏
    人工智能刑法研究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应赋予强人工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地位。肯定论的逻辑是:在可能到来的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会在人类设定的程序、安排的计划外依照其自主的、不被操控的意志选择性地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其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具有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应承担刑事责任。肯定论看似环环相扣,其实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测,缺乏有效论证,结论不易成立。在实践中,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财务管理、自动驾驶、医疗等领域。在侵财犯罪方面,虽然应当肯定“人工智能不能被骗”,但考虑到人工智能日益广泛地代替人类处理财务活动的现实,加之我国盗窃罪与诈骗罪法定刑并无差异,财产性利益也能成为盗窃罪的对象,因而严格区分盗窃与诈骗已然失去意义;在自动驾驶方面,可以将“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看成“被允许的危险”,汽车使用者因为信赖自动驾驶系统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汽车使用者不承担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在医疗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只是辅助医生诊疗的工具,属于医疗器材范畴,医生因为信赖医疗人工智能而做出错误诊断的,应由医生承担医疗事故罪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法学前沿问题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性及其软法化:以国际组织为视域
    江 河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99-108. 
    摘要 ( 172 )   PDF(pc)(617KB) ( 221 )   PDF(mobile)(617KB) ( 22 )   收藏
    “发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政治身份,也具有法律意义。“发展中国家”概念的不确定性使国际政治在其法律主体性强化和权利设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以国际法的主体论为分析路径,以国际组织为体制基础,国际关系主体的政治身份与法律地位具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在历时的维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国际法社会基础的变革,也促进了联合国发展机制的完善以及各种国际组织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在共时的维度中,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普惠制为发展中国家创设了特殊与差别待遇。联合国通过政治正当性建构了国际发展法的实质渊源,而世界贸易组织的专业性沿着形式渊源的逻辑增强了前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两种普惠制缺乏发展机制的联系与合作,世贸组织中的政治对立使贸易领域的普惠制出现政治软化趋势。为此,作为负责任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通过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国际组织中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互动,从而促进国际发展法的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全球大流行下国际卫生法治的完善
    马忠法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09-119. 
    摘要 ( 165 )   PDF(pc)(621KB) ( 390 )   PDF(mobile)(621KB) ( 4 )   收藏
    国际卫生领域的现行规则体系虽然在应对全球大流行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因其存在权威性不足、可实施性弱等缺陷,人类至今没有能够有效遏制大流行的蔓延。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单元国家经贸等利益优于卫生健康利益、疫情防控与国家主权及人权保障的冲突、防疫需求与西方民主观念的矛盾等。应根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确立健康权利平等原则、最大程度的健康保障原则、人类长远共同利益原则,制定更为全面的卫生健康条约,进一步完善《国际卫生条例》以增强其可实施性。中国应积极倡导国际社会一同完善前述理念下的国际卫生法律制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共同富裕为主线
    白永秀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20-131. 
    摘要 ( 237 )   PDF(pc)(812KB) ( 122 )   PDF(mobile)(812KB) ( 22 )   收藏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三个飞跃”,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学习、研究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以及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体制理论、企业生产经营理论、农业生产管理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城乡经济关系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等。从历史演进来看,它是围绕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主线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形成了生产方式理论、生产运行理论和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框架。其中,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和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主体和空间延伸。进一步说,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由微观经济理论、中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三个层次构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
    蒋永穆 王 瑞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32-141. 
    摘要 ( 218 )   PDF(pc)(673KB) ( 306 )   PDF(mobile)(673KB) ( 5 )   收藏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产物。国内学术界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研究阐释,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整体上具有注重研究的时效性、全面性、代表性等特点。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特征,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可以从理论的整体性、历史的整体性和实践的整体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共同富裕研究
    全面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
    任保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42-149. 
    摘要 ( 2645 )   PDF(pc)(523KB) ( 961 )   PDF(mobile)(523KB) ( 58 )   收藏
    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和中等收入阶段的共同富裕,其新内涵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不平衡问题,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其新目标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具有新的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富裕和共享的结合,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以提高发展共享性与普惠性为重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具有新特征,需要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覆盖面上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结合,把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系统性地推进共同富裕。它不是以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实现的,而是在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来实现。在实现新路径上,要以新共同富裕观为导向,提高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能力,完善制度保障,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新平衡,建立科学的政策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
    李正图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50-158. 
    摘要 ( 235 )   PDF(pc)(577KB) ( 331 )   PDF(mobile)(577KB) ( 10 )   收藏
    人类历史上,多数人贫困、少数人富裕是常态,因而没有形成任何一种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首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对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历程就是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开启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在扎实推进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进行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共同富裕伟大实践进程中必将形成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脱贫攻坚精神基础上必将形成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及其精神。以上结论构成了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论纲
    付文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59-167. 
    摘要 ( 330 )   PDF(pc)(623KB) ( 284 )   PDF(mobile)(623KB) ( 5 )   收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要讲求富裕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它既是一个理想的发展目标,又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还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手段、一条社会发展道路和一种人类文明形态。作为一个拥有复杂内涵的范畴,共同富裕拥有全面性、现实性、人民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的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求索之路中,我们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生态基础,并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沿着“摆脱贫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逻辑主线而不断寻求着共同富裕的实现之道。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探寻共同富裕的实现策略,继续为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和人类文明进程作出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金融研究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李苍舒 黄 卓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68-174. 
    摘要 ( 397 )   PDF(pc)(561KB) ( 605 )   PDF(mobile)(561KB) ( 226 )   收藏
    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潜在风险包括技术安全风险、非法交易风险以及金融稳定风险。可采取的监管对策有: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维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
    文化区隔与趣味判断: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及其美学批判
    段吉方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75-181. 
    摘要 ( 3232 )   PDF(pc)(504KB) ( 700 )   PDF(mobile)(504KB) ( 69 )   收藏
    法国理论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学的文化区隔理论。这种文化区隔理论将美学、社会学与文学研究融为一体,在美学研究中植入文化趣味、文化需要、审美配置等社会属性,体现了一种新的美学理论状貌。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在当代美学视野中重新提出趣味批判观念,体现了对传统美学理论的反拨和新的“大众”美学的重新建构,展现了文化批判理论在当代美学研究中新的走向与理论形态。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和趣味判断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资本和审美配置的再生产机制而言的,文化资本研究本身包含了生产、审美、政治与伦理等多重理论意涵,文化资本从生产传播机制融入文化心理、情感与经验,已经演变为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形式。在当代社会,这种审美体验形式正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审美趣味及其文化区隔的作用更加明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连接的,体现出当代社会审美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恰恰是当代美学研究需要认真对待的内容,也是布尔迪厄提出的所谓重建一种“大众”美学的希望所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中国初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接受
    曾 军 汪一辰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82-190. 
    摘要 ( 154 )   PDF(pc)(623KB) ( 333 )   PDF(mobile)(623KB) ( 11 )   收藏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新中国初期对西方文论展开批判性接受的重要一环,涉及的范围包括以卢卡奇的批判现实主义、布莱希特的现代主义戏剧理论、加洛蒂等人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为代表的西马现实主义维度,以列斐伏尔、萨特、梅洛-庞蒂、考德威尔、弗洛姆等为代表的西马美学维度以及卢森堡、葛兰西、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渊源,以及其身处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学术语境,导致新中国初期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接受过程中采取“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新发展”的双重视域,形成了批判性接受的特点。新中国初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接受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接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接受做了铺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托尼·本尼特的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及其实践指向
    刘晓慧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91-196. 
    摘要 ( 217 )   PDF(pc)(518KB) ( 300 )   PDF(mobile)(518KB) ( 5 )   收藏
    澳大利亚文化研究是托尼·本尼特文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他的文化治理美学思想中最具社会实践性的内容。在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中,托尼·本尼特批判吸收福柯、泰勒、雷蒙·威廉斯等人的文化研究理论与思想,提出并深入阐释“文化作为改革者的科学”“将政策引入文化之中”等观念,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研究的实践性,展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治理美学的现实指向与文化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史研究
    袁世凯《戊戌纪略》版本源流及其写作时间考述
    李永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6):  197-205. 
    摘要 ( 399 )   PDF(pc)(802KB) ( 414 )   PDF(mobile)(802KB) ( 21 )   收藏
    袁世凯写成《戊戌纪略》后,将其秘藏家中。宣统元年张一麐得到《戊戌纪略》抄本,未将其公开发表。1921年以后,《戊戌纪略》经由四条途径流传于世。1921年,袁克文根据回忆写成《戊戌定变记》一文并将其发表于《晶报》,将《戊戌纪略》的概略内容披露报端。1924年,郑逸梅将《戊戌纪略》以第三人称转述的形式改写后,以《政变轶闻》为标题刊布于《红杂志》。1925年,张一麐收藏的《戊戌纪略》开始公开传播,衍生出多种刊本、抄本。1954年,荣孟源将原北京历史博物馆所藏《戊戌纪略》稿本公之于世。考察《戊戌纪略》刊行、流传过程,并比对多种版本《戊戌纪略》的内容,可以作出判断,《戊戌纪略》写于戊戌政变发生后不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