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C Number:
〔1〕刘师培:《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2〕费密:《道脉谱论》,《费氏遗书三种·弘道书》卷上,大关唐氏成都刊本,第23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黄宗羲:《朝议大夫奉敕提督山东学政布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清溪钱先生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10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1页. 〔4〕张伯行:《思辨录辑要序》,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b页. 〔5〕姚莹:《复黄又园书》,《中复堂全集·东溟文外集》卷1,同治六年刻本,第34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6〕陈宏谋:《王丰川先生续集序》,《培远堂文集》卷1,《陈榕门先生遗书》,民国三十二年广西省乡贤遗著编印委员会印本,第9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7〕纪昀:《经部总叙》,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页. 〔8〕〔11〕〔18〕〔30〕〔3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1-33、34、43、75-77、75页. 〔9〕〔12〕〔2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54、353、546页. 〔10〕惠栋:《<左传补注>提要》,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2页. 〔13〕戴震:《与方希原书》,《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375页. 〔14〕戴震:《与是仲明书》,《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370页. 〔1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161页. 〔16〕〔35〕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8,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10页. 〔17〕戴震:《与某书》,《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496页. 〔19〕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二》,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6页. 〔20〕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34页. 〔22〕钱穆:《孔学与经史之学》,《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卷,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第256页. 〔23〕曾廉:《应诏上封事》,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93页. 〔24〕倭仁:《日记》,《倭文端公遗书》卷4,光绪二十年山东书局刊本,第21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5〕徐世昌:《心巢学案》,《清儒学案》第4册,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0年,第336页. 〔26〕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8页. 〔27〕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28〕魏源:《刘礼部遗书序》,《魏源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42页. 〔29〕龚自珍:《与江子屏笺》,《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47页. 〔32〕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56页. 〔33〕蒙文通:《廖季平先生传》,蒙文通:《经史抉原》,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38页. 〔34〕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王国维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97页. 〔36〕罗泽南:《重修濂溪先生墓记》,《罗山遗集》卷5,同治二年长沙刊本. 〔37〕贺熙龄:《序》,唐鉴:《唐确慎公集》卷首,光绪乙亥校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