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5-16 上一期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理论贡献的四个审视维度
    莫纪宏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5-14. 
    摘要 ( 41 )   PDF(pc)(558KB) ( 136 )   PDF(mobile)(558KB) ( 0 )   收藏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确认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指导思想的地位,清晰地揭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具备的四个重要理论特征,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四个理论特征,可提炼出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理论贡献的四个维度:时代维度、发展维度、体系维度和实践维度。这四个维度的具体内涵包括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来制定法治发展规划,进一步丰富了法律政策学的内涵,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以“十一个坚持”为要义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诸多解决当今中国法治发展中所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的建议等。这些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论述和法治主张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的基本内涵,为深入揭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构建科学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化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基于基础设施的视角
    林毅夫   文永恒   顾艳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5-26. 
    摘要 ( 63 )   PDF(pc)(18456KB) ( 76 )   PDF(mobile)(18456KB) ( 1 )   收藏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国有资产逐渐向上游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行业集中,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消除基础设施瓶颈。我国以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国有企业功能的创新性手段破解了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形成了具有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了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畅通和要素高效流动。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国有企业对基础设施投资降低了经济的交易费用,提高了资本回报率,拉动了非国有企业投资,促进了居民消费。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高在中长期有助于抑制宏观杠杆率、化解债务风险。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并未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以及2012—2015年等经济下行阶段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共同推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以“人的解放”为视角
    罗克全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27-35. 
    摘要 ( 57 )   PDF(pc)(622KB) ( 29 )   PDF(mobile)(622KB) ( 0 )   收藏
    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人的解放”,它既是理论更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是“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它们直面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在理论上创造性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中国分别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前后继承又各有区别的“三次飞跃”,形成“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其理论呼应和表达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其实践又激发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生动地绘制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龙 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36-44. 
    摘要 ( 44 )   PDF(pc)(681KB) ( 18 )   PDF(mobile)(681KB) ( 0 )   收藏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究竟是康德式的,抑或是黑格尔式的?学界对于这项思想史的议题长期莫衷一是。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立场却关系到我们在什么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从马克思与二者之间的内在思想关联来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既非康德式的,也非黑格尔式的。究其本质,它乃是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种新的历史哲学形态。一方面,马克思历史哲学与康德历史哲学之间既葆有同一又存在差异——二者均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与鸿沟,但又由“存在论”之差异引发了历史目的之“超越性”意涵的不同。马克思与康德之间的“差异”,构成了与黑格尔之间的“同一”或向黑格尔的“返回”。另一方面,马克思历史哲学与黑格尔历史哲学之间同样既葆有同一又存在差异——二者均保留了辩证法,但马克思辩证法所立足的“实在主体”彻底告别了黑格尔辩证法的观念论哲学前提,也因此告别了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而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差异”,也再度构成了与康德之间的“同一”或向康德的“返回”。正是这种复杂的张力性关联,喻示出马克思历史哲学乃是介于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种“新”的历史哲学形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研究
    历史规律与历史决定论的证成与辩护——驳西方学者对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的诘难
    阎孟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45-54. 
    摘要 ( 51 )   PDF(pc)(598KB) ( 60 )   PDF(mobile)(598KB) ( 0 )   收藏
    承认还是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存在是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根本分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本质和普遍规律,因而是当代历史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决定论。在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中,以李凯尔特、克罗齐、波普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是通过对历史学中“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和“历史的因果性”等问题的分析,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存在,进而质疑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历史观。当代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力图把历史唯物主义说成是历史非决定论,通过否定历史规律来质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但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当代历史非决定论对我国学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思想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数字劳动及其与劳动者的双向建构
    孙伟平 尹帮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55-65. 
    摘要 ( 41 )   PDF(pc)(730KB) ( 84 )   PDF(mobile)(730KB) ( 1 )   收藏
    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在不同时代往往因劳动资料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迈入数字时代,随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劳动方式、劳动过程、劳动组织关系等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劳动形态——数字劳动——逐渐成为主流。数字劳动的产生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甚至在根源性意义上重构着劳动者本身。新型劳动者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素质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反过来又推动了数字劳动的发展与进步,二者呈现出双向建构的发展态势。立足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数字劳动进行系统考察和深度解剖,既是弄清数字时代劳动、劳动者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推动劳动和劳动者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法学研究
    财产的担保能力:限制与扩张
    谢鸿飞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66-76. 
    摘要 ( 28 )   PDF(pc)(589KB) ( 180 )   PDF(mobile)(589KB) ( 2 )   收藏
    设定担保与财产转让相同,均为财产权的固有权能。民法内部对担保能力的合理限制包括处分能力、客体确定、担保公示手段等,民法外部的正当限制包括维护公有制、实现公益和保障生存等。财产担保能力的私法和公法限制都应受合宪性评价。与形式担保观相比,实质担保观纳入的担保财产范围更大。为使法外担保客体取得担保能力,可将各种合同产生金钱债权通过扩张解释纳入应收账款范畴;对非金钱合同债权和合同以外的债权,类推适用应收账款担保规则。企业数据权益和其他数字财产则纳入《民法典》第395条规定的法不禁止的其他财产,适用动产抵押规则。财产担保能力的扩张最终仰赖登记技术的发展与民众在交易中查询登记习惯的养成。一般债权和新型权益的担保只能通过登记公示,不过登记实效仰赖公众对登记的认知。担保财产适宜以控制(准占有)为公示手段时,其公示效力应与登记和占有相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身份的多元面向及其法律保护
    陆 青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77-85. 
    摘要 ( 69 )   PDF(pc)(609KB) ( 211 )   PDF(mobile)(609KB) ( 3 )   收藏
    数字身份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身份。基于身份观念的复杂性,数字身份具有身份识别、身份认同和数字化身的多元面向。在身份识别面向上,需要对静态意义上的可信数字身份进行法律保护。在身份认同面向上,需要对个人数字化的社会镜像,即动态数字身份进行法律保护。数字化身则提供了一种看待数字身份的综合性面向。基于现实主体和数字化身交互关系的差异,数字化身有着不同的法律属性和规范内容。个人数字身份法律保护的重心是对数字环境下人的身份建构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保护,但在具体保护路径上,还须结合数字身份的不同面向予以规范整合和体系性回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共同富裕问题研究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思考
    张文宏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86-93. 
    摘要 ( 49 )   PDF(pc)(526KB) ( 37 )   PDF(mobile)(526KB) ( 1 )   收藏
    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受到需求侧的制约。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而中等收入群体既有消费需求又有消费能力,对于该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于中等收入及其潜在群体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培育意义更为重大。因此,我们需要在对学术界常用的四种不同的中等收入群体测量标准及其内涵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差别的测量标准、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发挥教育的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职业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和精准识别与培育潜在的中等收入者。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富裕研究的问题导向与短板视角
    叶敬忠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94-100. 
    摘要 ( 31 )   PDF(pc)(601KB) ( 38 )   PDF(mobile)(601KB) ( 0 )   收藏
    共同富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问题导向则是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从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或多或少地隐含着做“证明题”的取向。然而,从现实意义层面来看,共同富裕研究应该实现由做“证明题”向做“问答题”的研究转向,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现实社会,提出现实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的背后原因、自身逻辑和发展规律。此外,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有梯度、有层次的目标,衡量是否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应是下限,即“木桶中的最短板”。当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短板在于农民和农村,共同富裕研究应该在问题导向的前提下,坚持短板视角,重视农民的理解、期望和需求。从农民视角出发,发现、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全面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才是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共同富裕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富裕视域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路径研究——以长三角先发地区为例
    鲁可荣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01-108. 
    摘要 ( 35 )   PDF(pc)(604KB) ( 14 )   PDF(mobile)(604KB) ( 0 )   收藏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共建共治共享是一个完整的政策话语体系,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建为共治共享提供了基础,共治为共建共享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共享为共建共治提供了激励动员机制和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先发地区之一。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制度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有效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施进程。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理论层面需要从主体、路径、目标三个维度围绕新时代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以法治和科技为保障的社会治理共治制度和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治理共享制度。在实践层面,我们需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人民为中心,从主体维度、路径维度以及价值维度,构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实施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构建统一大市场中实现共同富裕
    陆 铭 李鹏飞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09-118. 
    摘要 ( 57 )   PDF(pc)(964KB) ( 294 )   PDF(mobile)(964KB) ( 3 )   收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间、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国际和国内经验显示,在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经济活动和人口将不断向少数地区集聚,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也将促使地区间的人均差距不断缩小,从而走上“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共同富裕之路。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统一框架下,如果不畅通统一大市场,则有可能导致欠发达地区对转移支付的过度依赖或者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即使在短期内能缩小地区差距,但将带来整个国家经济效率的巨大损失,反而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面向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打破商品和要素流动的体制和观念障碍,不断推进和完善统一大市场,最终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突出问题与破解思路
    刘瑞明 杨冰岩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19-127. 
    摘要 ( 59 )   PDF(pc)(639KB) ( 47 )   PDF(mobile)(639KB) ( 0 )   收藏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前提,又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我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统一大市场构建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进入退出有壁垒、主体地位有层级、规则标准有差异、市场秩序有紊乱、基础设施有短板、公共配套有区别、监管体系有错位、激励协调有漏洞。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与市场职能错位。因此,要破解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使政府和市场职能归位。一方面,“做对价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做对激励”,让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学研究
    我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现实举措
    姜长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28-135. 
    摘要 ( 49 )   PDF(pc)(599KB) ( 130 )   PDF(mobile)(599KB) ( 2 )   收藏
    中国要成为农业强国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粮食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还要确保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驱动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世界农业强国仍有差距。建设农业强国,在战略思路上需要强化系统思维、结构思维、融合思维、历史思维和底线思维;在现实举措上需要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型升级和农业农村改革,实施农业乡村产业振兴头雁计划,开展涉农产业组织创新联动提升工程,促进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与标准引领、品牌强农、服务强农联动发展,增强农业劳动力素质和农村包容发展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中国背景下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协同发展和治理研究
    高传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36-146. 
    摘要 ( 66 )   PDF(pc)(705KB) ( 178 )   PDF(mobile)(705KB) ( 8 )   收藏
    历经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我国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两大体系亟须加强协同发展与治理。目前两个体系之间存在信息传输不畅、重医疗服务而轻公共卫生、裂痕明显且缺乏长效联动机制,以及分立体制导致协调难等突出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于专业理论突破难、治理理念更新慢,性质不同、激励约束机制有异,对财政的依赖程度不同、社会效应有显著差别,以及涉及面广、机构众多、协调成本高等原因。为了有效防控疾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可以有选择性地重点突破:增加对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投入,推进二者融合发展;加大向医疗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力度;加快两个体系补短板、堵漏洞进程;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与探索,建立健全协同运行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育与社会建设
    拒绝装饰:以马克思生活美育思想为视角
    张宝贵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47-155. 
    摘要 ( 32 )   PDF(pc)(681KB) ( 24 )   PDF(mobile)(681KB) ( 0 )   收藏
    近现代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美育思潮是一个逐渐向生活贴近的思想过程。不过,即使在当下的第三次美育思潮与实践中,由于没理顺美育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依然存在美育与艺术教育不分、教育主体高高在上、职业教育等同于技术教育等现象。按马克思生活美育思想的逻辑,若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美育非但会成为生活的装饰,还会在现代社会滋生出前现代社会的阶层关系,所以美育要在生活中起到切实的作用,须走出艺术教育的狭窄圈子,遵循“美的规律”的论述,在广阔的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物质生产生活内部确认审美元素的存在。第一个审美元素是物质生产生活的自主性,让生活活动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膜拜审美教育者在生活之外设立的某种审美理想。第二个审美元素是培育生活诸多领域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离开某种职业就无法生存的片面的人。从现代生产生活入手改变人的生存状况,进而改变人的精神境遇,从中体验自主、自由、全面的生活之美,是马克思生活美育思想的基本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美育:价值、策略与在场性改良
    王德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56-161. 
    摘要 ( 45 )   PDF(pc)(566KB) ( 31 )   PDF(mobile)(566KB) ( 1 )   收藏
    生活美育为人的现世存在提供了意义发现、发生和发展的特定可能性,而日常过程中人的活动作为生活美育的存在之境,也是其发展之境。对于生活美育来说,“去熟悉化”作为生活美育的实践策略,其内部体现了指向意义生产及其增值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实现,着重于通过训练和强化人在日常状态下的个体意识专注,完成生活的日常经验向审美感知方向的转移。在当下生活中锐化人的感知、激发内心的反思意识,在现实人生行动中敞开创意表现的冲动、张扬意义创造的精神追求,是生活美育立于现实而又超越生活现实的介入性实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器物“陈设”美育功能的中西方思想述论
    李 钧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62-169. 
    摘要 ( 30 )   PDF(pc)(608KB) ( 14 )   PDF(mobile)(608KB) ( 4 )   收藏
    人对于器物进行陈设,是一种将物艺术化的行为,含有将器物抽离其具体的功用性。将物转化为在一个更大的联系中的环节形态,使其脱离有限目的,但是带着历史性的内涵,成为一种超功利性的“长物”,表达更深的存在意蕴,这种意蕴就是世界存在的本体性建构行为。对于这种艺术化的转化与形成过程,黑格尔有深度表述,海德格尔也在“艺术作品的本源”思想里表达了类似思想;中国审美理论中,王国维的“古雅”说、董其昌的“藉物”说以及赵希鹄、高濂等人的著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中西思想均关注到陈设行为在艺术建构及生活美育中的作用,艺术化的器物及其陈设,给人带来对于世界的整体性和历史性的领悟,从而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供给与教育
    义务教育空间均衡与居住融合的互动关系研究
    陈 杰 茆三芹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70-180. 
    摘要 ( 61 )   PDF(pc)(915KB) ( 90 )   PDF(mobile)(915KB) ( 4 )   收藏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住房市场化和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三者结合,衍生出为社会所诟病的学区房现象,对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机制。在义务教育场域内,学生群体的“家庭资本”会转化为“学校资本”,并通过“生源—学校资本—升学绩效”的内生正反馈机制引发教育不均衡的自我增强效应。对学区房市场出清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会相互加速,共同推高教育结果不公平和社会阶层分化水平。若不能实现生源均衡,仅靠投入均衡,将无法实现教育产出均衡,更无法打破教育不均衡与居住分化的互动增强机制。我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最新政策尝试从打破生源与升学率的正反馈机制入手来提高生源的均衡化水平,对促进教育均衡和居住融合的共同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风险社会下高校道德教育的角色定位与实践路径
    吴春薇 孙淑彩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81-185. 
    摘要 ( 28 )   PDF(pc)(602KB) ( 12 )   PDF(mobile)(602KB) ( 0 )   收藏
    当下,生态风险成为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现实下,人类就如何看待利益、处理利害、追求自由、担当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探讨。就高校教育而言,这些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持久发展的问题均需要高校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层面的引导与教育。心灵净化的情感体验、和谐共生的观念引导、关爱自然的美育是人类拯救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实践理性与探索。关注道德教育的自然前提是回归道德教育的核心、确立整体和谐的幸福观念,是从情感、价值和行动三个层面展开道德教育的实践。因此,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机构,应该确立好自身在道德教育层面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自身做起,助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史谭新论
    四库馆臣对别本的认识、处理及利用——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的考察
    王雪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86-194. 
    摘要 ( 35 )   PDF(pc)(119110KB) ( 23 )   PDF(mobile)(119110KB) ( 2 )   收藏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及存目图书多达万余,每部图书均撰有提要并注明来源,在撮举大凡、条列得失的同时,对部分图书的版本亦有所交代,但多数情况下语焉不详,偶尔直接忽略。修纂《四库全书》时,汇聚四库馆的图书不乏异本,馆臣概称之为别本,主要包括同书之别本、别集或丛书之别本以及某部图书部分内容的摘出别刻本。鉴于别本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质量参差等问题,在遵循“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者”著录、“俚浅讹谬者”存目之原则的前提下,馆臣采取了正本别本均予著录、著录正本存目别本、正本别本一并存目三种处理办法。同时,馆臣还利用别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校勘补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馆臣对别本的利用,以及珍视文献、甄别取舍的审慎态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时稽勋局和辛亥革命后“赏恤”问题研究
    陈海懿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6):  195-204. 
    摘要 ( 23 )   PDF(pc)(811KB) ( 109 )   PDF(mobile)(811KB) ( 1 )   收藏
    辛亥革命中无数仁人志士为推翻封建统治作出贡献,革命后自然需要赏恤,孙中山为此提议设置临时稽勋局,专门负责开国前后的“赏生恤死”。首任局长冯自由秉持孙中山的稽勋要旨,在中央领导和地方配合之下,组建“央—地”两级机构,并制定《暂订赏恤章程草案》,成为稽勋赏恤依归,同时区分陆军部与临时稽勋局之间的赏恤权限。临时稽勋局的赏恤事业取得一定业绩,冯自由主导时期就提交了七次先烈请恤清单,但临时稽勋局深刻受制于民初政治局势,在二次革命爆发后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辛亥革命后的赏恤未得到彻底实现,可被视为辛亥革命“不成功”的后遗症之一,也是革命后“南与北”持续斗争的缩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