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01-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哲学研究
    理性的狡猾与知识的力量
    柳树滋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4-9. 
    摘要 ( 316 )   PDF(pc)(174KB) ( 166 )   收藏
    理性的狡猾或机巧,是黑格尔在阐述人类理性的巨大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他认为理性的巨大威力来源于它的间接性。结合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说,人类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以及理性认识抽象性层次的提高,都是从直接到间接以及间接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理性,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影响力和支配力不断增大的过程。现代哲学的新转向并没有完全否定上述见解,黑格尔关于理性的狡猾的论点在现时代仍然具有不容忽视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晚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发展
    王桂泉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0-14. 
    摘要 ( 158 )   PDF(pc)(146KB) ( 414 )   收藏
    东方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生命征途的最后几年,马克思根据当时人类学的新材料和实证科学的新成果,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相互关系中,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东方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等问题,都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与美本体
    马国柱, 林红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5-20. 
    摘要 ( 124 )   PDF(pc)(172KB) ( 173 )   收藏
    老子美学观是从道本体中推演出来的。老子予道以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味,奠定了中国美学的逻辑基点。从道与物的关系上,庄子进一步阐释了老子关于道的周而复始的特性,明确了主体观照道时所产生的审美心境,老庄的道论为道家美学的历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得意忘言是道境之美的体现,玄学美学是老子之道在美学上的翻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儒家的"立人之道"
    周复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21-25. 
    摘要 ( 207 )   PDF(pc)(156KB) ( 125 )   收藏
    儒家以心性修养而"立人"。仁与义的辩证统一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内在驱力,儒家以此为立人之道。其显于世,则为礼乐、风俗和法度之建立;化于心,则为个人道德品格之完善。追本溯源,均未出于一阴一阳之道。于此,以用中之道分疏而统观之,可证全部儒学俱为形上之道的显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人性论
    陆剑杰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26-31. 
    摘要 ( 233 )   PDF(pc)(165KB) ( 231 )   收藏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其人性论的立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包括九个方面的辩证法,即一般的人性和现实的人性、社会的人性和具体的人性、功利的人性和伦理的人性、利己的人性和利群的人性、竞争的人性和合作的人性、"恶"的人性和"善"的人性、抽象的人性和具体的人性、稳定的人性和变动的人性、个体本位的人性和类本位的人性。只有弄清这几方面的辩证法,才能把握人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变动性,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世界和中国的实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主体性
    崔永和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32-36. 
    摘要 ( 146 )   PDF(pc)(141KB) ( 175 )   收藏
    当代社会实践中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双重结构关系,可以揭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和同步发展的辩证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主体发展战略是,不断发展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并辅之以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以保证主体能力的正确发挥,而不至于被滥用、误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控制
    田佑中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37-43. 
    摘要 ( 151 )   PDF(pc)(213KB) ( 255 )   收藏
    在因特网时代,从人们日常的实践方式、交往模式到社会的宏观结构、重大设置都发生了巨变,社会控制不仅不能消亡,相反应得到不断的加强,但必须作出某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一,从强制性控制转向认同性控制,由过去重点针对人身与肉体的约束变为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的正确引导。第二,从"政府统治"转向"全球治理",由单一民族国家的政府控制逐渐过渡到多政府的合作性控制乃至全球的统一控制,"治理"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应运而生。第三,从组织化控制走向网络化自治,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动性,使其自觉地担负起某种社会职责,创造更强的自主性与更高的控制效率。第四,从封闭性控制走向开放性控制,寻求一种具有功能性、互动性的开放性控制,以社会发展为社会调控的最高目标,在发展中求得动态的秩序,鼓励寻找、创造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新条件,推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邓小平的社会调控思想就是一种开放性调控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俭以养德"对消费行为的价值导向
    张玉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44-46. 
    摘要 ( 64 )   PDF(pc)(99KB) ( 204 )   收藏
    古人尚俭,固然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物质财富的贫乏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把节俭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以此养成良好的品行,不为物欲而丧失大志。这一思想至今仍有时代意义,不仅具有道德价值,亦有经济价值,以此引导消费行为,提倡"俭中有度,善于消费",处理好集团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有益于人性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
    周建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47-51. 
    摘要 ( 135 )   PDF(pc)(156KB) ( 206 )   收藏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应致力于形成一个既能自治,又能与政府、市场均衡存在,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得以日益增加和完善的庞大而有序的市民社会,作为城市社会的依托和载体。市民社会的"第三域"作用,将弥补"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提供现代社会更人性化的服务;其志愿性概念更符合社会理想,且对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市民社会的发育与发展有利于城市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契约型"社区的生成与发展,而调动使用潜藏于市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则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中国企业应对WTO的法律对策研究
    关效荣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52-57. 
    摘要 ( 110 )   PDF(pc)(176KB) ( 157 )   收藏
    "入世"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根本途径,是企业向真正市场主体转变的重要契机,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国企业既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还要认真研究WTO的游戏规则,以便能够有效地运用它解决国际经济纠纷,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
    郭洪波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58-61. 
    摘要 ( 126 )   PDF(pc)(125KB) ( 320 )   收藏
    高等学校是知识产权的最大拥有者,其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保护水平的高低,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强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研究
    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与完善市场规则体系
    张明龙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62-66. 
    摘要 ( 109 )   PDF(pc)(145KB) ( 232 )   收藏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市场规则体系。就宏观角度来说,建立有序竞争的市场规则体系,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主要的是积极开展有利于健全市场规则体系的制度创新,制定适宜的经济政策,完善经济法规,变动经济参数,加强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建设,健全市场监督机制,综合运用示向性引导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的理论解释与现实意义
    于立, 孟韬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67-72. 
    摘要 ( 211 )   PDF(pc)(176KB) ( 270 )   收藏
    以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为代表的网络化企业组织是当前发达国家中流行的企业组织新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前沿课题,而且这种研究已超出管理学的范畴。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研究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认为其形成机理是,以节省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为目的,分别通过市场组织化和企业市场化形成的企业和市场的中间组织。这不但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并且使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进行解析,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反贫困措施新探
    陈端计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73-77. 
    摘要 ( 93 )   PDF(pc)(146KB) ( 168 )   收藏
    在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之后,又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镇贫困问题。我国目前城镇贫困的表层原因表现为失业与就业不足,深层次原因则是城镇贫困群体素质低。城镇反贫困需要树立一切为了人民、关心民众疾苦的全局观念。实行政府救济型扶贫、再就业扶贫与宏观调控型扶贫等三项扶贫措施并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零售机构生命周期假说与新型零售业态之发展
    刘建堤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78-81. 
    摘要 ( 190 )   PDF(pc)(120KB) ( 607 )   收藏
    零售机构和产品一样,有其生命周期及相应的四个阶段。在借鉴与引进"零售机构生命周期"假说来指导我国发展新兴零售业态时,应结合我国国情的现实。应该认识到,不能以单体零售店生命周期代替零售业态种类生命周期。同时,也不能完全以西方零售业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判断我国零售业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我国零售业在创新零售业态时要注重规模化经营和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的模糊评判模型
    王国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82-85. 
    摘要 ( 117 )   PDF(pc)(129KB) ( 123 )   收藏
    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局部优势性、显著的企业外部经济性、独特性、延展性、聚集性和时间性。培育地区核心竞争能力是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有利于形成地区的科学分工,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可用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科学的识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郭新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86-87. 
    摘要 ( 108 )   PDF(pc)(76KB) ( 163 )   收藏
    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怎样在我国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网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夯实了基础管理信息化这块基石。电子商务,从表面上看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手段和工具,完成各种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从层次上看,电子商务的真正含义是指一种基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是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后美国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私有企业
    李艳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88-91. 
    摘要 ( 151 )   PDF(pc)(138KB) ( 224 )   收藏
    战后美国政府在各大中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但运动开展初期许多城市都遇到了重重阻力和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大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商因对低收入住宅建设不感兴趣,参与较少。对此,国会通过新的立法,增加内城的商业性开发和非住宅建设,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大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商的介入解决了政府在更新运动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以大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商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也藉此得以迅速扩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探论
    范抒, 张麟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92-94. 
    摘要 ( 111 )   PDF(pc)(95KB) ( 192 )   收藏
    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重较大,国有资本严重虚置,上市公司资产盈利能力较低,证券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迫在眉睫,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应采取国有股回购、国有股配售与社会保障基金参与减持的组合方式,同时要解决好与各方面的配套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环境污染造成市场非效率的思考
    曾时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95-98. 
    摘要 ( 137 )   PDF(pc)(136KB) ( 218 )   收藏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市场非效率,是一种"市场不灵"的外部性问题,即经济行为主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给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有害影响。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没有一个严格控污管制的条件,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不合理的生产、消费结构以及污染企业环境成本的外部化造成了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的严重污染。那么,要想使环境污染造成的市场非效率转变为市场效率,不是一个自发地自动实现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史新论
    蒙元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游记》史事探论
    申友良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99-104. 
    摘要 ( 141 )   PDF(pc)(181KB) ( 737 )   收藏
    怎样正确认识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目前学术界"肯定论者"所提出的"确凿证据"充其量只可作为一种间接材料。靠一二条间接材料加上逻辑上的"猜想",在理论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这也是中国学者疲于应付"怀疑论"者论战的根本原因;而"怀疑论"者对马可波罗的某些苛求,在逻辑上讲确实是站不住脚的。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清奢靡论探微
    王世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05-110. 
    摘要 ( 234 )   PDF(pc)(173KB) ( 320 )   收藏
    明清时期,许多学者一反崇尚节俭的传统观念,肯定奢靡的正面价值。他们认为,奢靡有助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趋向均衡,而且奢靡对于促进资本流动有着积极作用。晚清时期,思想家们又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审视奢靡现象,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世史坛
    晚清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刘绍春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11-115. 
    摘要 ( 320 )   PDF(pc)(159KB) ( 1054 )   收藏
    晚清科举制改革是当时社会改革的焦点问题,在当时及以后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的抡才大典,晚清对其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从初期妥协的渐变改革到后期的激进改革,其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但是废除科举制的深化改革却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科举制的废除属历史之必然。然而,它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为什么科举制不能以渐变的改革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得以保全?是什么原因促使朝廷最终作出决断废除了这样的国家大典?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具有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内发力量
    阎广芬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16-120. 
    摘要 ( 144 )   PDF(pc)(152KB) ( 250 )   收藏
    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艰难途程中,商人是极其重要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之一。近代商人捐资教育的活动,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既有来自外部的因素--近代中国创深痛巨的严酷社会现实的推动,是一种强烈的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又有内部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浸染熏陶而孕育出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生价值的导引。从近代商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投入、对"义"的追求和对国家及民族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渴望达到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等方面,凸现了他们捐资教育的内部动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探析
    李孝迁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21-125. 
    摘要 ( 288 )   PDF(pc)(167KB) ( 471 )   收藏
    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学术命题,在近代学术史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该命题的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汉书艺文志》、章学诚、龚自珍以及刘师培的祖父刘毓崧,但是对此作系统阐述的是刘师培。刘师培认为"古学"形成于一个以宗教、实验为背景、以"王官"为主体的礼制文化传统,这对于认识上古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还进一步指出"古学"与王官中的"史官"关系尤为密切,并且还解释了古学掌于史官的原因、弊端。最后刘师培得出古学不仅缘起于史官,而且古学的兴起又是对史官的反动这一结论。刘说在近代学术史上不乏立异者与同调者,但是刘师培对该命题的论述可以说"成一家言",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论评
    曾平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26-129. 
    摘要 ( 207 )   PDF(pc)(132KB) ( 178 )   收藏
    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外实行关税自主,收回被帝国主义垄断的银行、铁路、矿山等产业,合理利用外资;对内实行金融机关国有和一般财政政策,建立国营公营产业的主导地位,实现耕者有其田。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体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前苏联及欧洲国家的制度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独立的人格与求实精神,分别构成了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感性基础、历史基础和思维基础。客观地评说,邓演达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杨靖宇将军与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温永录, 王连捷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30-134. 
    摘要 ( 296 )   PDF(pc)(148KB) ( 209 )   收藏
    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的抗日游击区里存在过游击根据地,其中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就是由杨靖宇将军和他指挥的抗日军队所创建。这一根据地虽然只坚持7年,但对南满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主要原因在于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仅靠其自身力量是难以取胜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学研究
    论马克思"自然人化"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王向峰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35-140. 
    摘要 ( 211 )   PDF(pc)(177KB) ( 191 )   收藏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从人的劳动实践和劳动异化的诸多关系中,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的理论,认为人和社会都是"人化的自然界",人是依靠对于自然的人化才得以造成自身、造成社会、造成科学、造成艺术以至造成属于人的一切。人在"人化的自然界"的实践创造中,同时在自由自觉地创造着人自身的美,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引起自然对人的损害。这里有真正与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相适应的"人化",也有与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实际相反的"人为",这后者的实质是人在自然界中的迷误,自然则以异化的形式报复人类,构成为"压迫自然"与"自然异化"的实际过程。当前存在于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人从不同角度向马克思的《手稿》寻求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智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文学与文化
    结构模式及其在唐宋传奇小说中的运用
    李钊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41-153. 
    摘要 ( 146 )   PDF(pc)(261KB) ( 243 )   收藏
    结构是一种功能框架,是组成作品的脉络和纹理。通过结构,原本处于自在状态的故事被编织整理成一系列情节。文本起迄始末间的内在形式规则和美学特征,也即外形(shape)就是结构模式。作为精致文艺的唐宋传奇小说,其叙事结构突出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拟史化的外形结构,绵延交替、反复循环的纹理特征及诗赋的深度介入等组成其叙事结构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文学
    理智审视同感情拥抱的合与离--对鲁迅与前苏联文学关系的理解
    李春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54-168. 
    摘要 ( 137 )   PDF(pc)(137KB) ( 171 )   收藏
    鲁迅对前苏联文学总体拥护的同时,对待具体创作、具体流派上又呈现出复杂的态度。在理智层面上,他认为前苏联文学为建立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所必需;在感情层面上,他对"同路人"文学的艺术性情有独钟,尽管对其思想倾向亦不乏批评。他从普列汉诺夫--托洛茨基--卢那察尔斯基那里,而不是从列宁、斯大林和其他正统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那里接受了无产阶级文艺理论。鲁迅的文艺思想更接近恩格斯,而与列宁有疏离之处。鲁迅是从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那里迫近并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海书镜
    社科专志的开河之作--评《辽宁省志社会科学志》
    苏长春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69-170. 
    摘要 ( 145 )   PDF(pc)(118KB) ( 2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契丹史研究的新成果--黄凤岐著《契丹史研究》评介
    冯永谦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171-172. 
    摘要 ( 164 )   PDF(pc)(64KB) ( 1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