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哲学研究
    马克思晚年探索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转换和统一机制
    张奎良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7. 
    摘要 ( 126 )   PDF(pc)(199KB) ( 212 )   收藏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一直是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理论本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都需要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马克思早、中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东方国家发展道路的思考主要源于理性的思维范式,主要体现为向历史和社会的进步倾斜,这种理解虽然是正确的,但也留下了理性与人的价值何以相悖的问题。马克思晚年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把对东方国家发展道路的理性思考与人的价值结合起来,既重视社会发展给人带来的长远利益,也重视人的眼前境遇,实现了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双赢,体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转换和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卢梭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向度
    王雨辰, 万健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8-14. 
    摘要 ( 137 )   PDF(pc)(197KB) ( 202 )   收藏
    卢梭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从道德的角度探讨政治哲学的主题,从而将政治和伦理融为一体。卢梭的政治哲学建立在他关于人的肉体本性和灵魂本性的双重设定上,认为人区别于生物的特点正在于人的灵魂本性使之趋向崇高,卢梭由此将设置政府的目的看作是成就好人,并建立符合人性的社会生活。卢梭政治哲学具内在矛盾,面临着实践难题,由此,必须关注其政治与伦理、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
    韩文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5-20. 
    摘要 ( 207 )   PDF(pc)(175KB) ( 300 )   收藏
    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知识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要求超越知识论,走向存在论,回归生活世界。原因在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主客二分模式难以解决主客体的统一问题,在近代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境,回到人依寓于世界的生活实践的基础就摆脱了这一难题;知识论哲学以科学为榜样,但科学日益暴露出局限性,因而要求回到科学世界的基础——生活世界,超越科学主义;知识论哲学认为知识高于生活;为了求知而遗忘了人和人的生存,现代哲学认为生活高于知识,知识必须以生活作为根基。通过回归到生活世界,在知识论哲学中感性与理性处于分裂状态的人实现了统一,成为完整的人;在知识论哲学中人与世界的对立也在生活实践中取消了,人与世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士”的二重性与道家隐逸哲学
    商原, 李刚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1-26. 
    摘要 ( 177 )   PDF(pc)(216KB) ( 276 )   收藏
    “士”具有二重性,即依附性和自由性;隐士典型地体现着自由性,其行为方式的突出表现为“隐逸”;“隐逸”有“隐”与“逸”两个不同的方面,逐渐产生了道家隐逸哲学,并形成了道家隐逸哲学不同的派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居敬”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现代整合
    顾世群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7-31. 
    摘要 ( 182 )   PDF(pc)(152KB) ( 550 )   收藏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认为价值之源存在于人的内心,人心具有价值自觉的能力,这是道德修养论的逻辑前提。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敬”方法在历史上,对个体道德的养成和社会伦理环境的培育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居敬”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动机、行为、手段和目的上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
    姜晓秋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32-36. 
    摘要 ( 649 )   PDF(pc)(143KB) ( 530 )   收藏
    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在价值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中国科技价值观的形成和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框架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科学技术具有通过生产力这个中介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价值;科学技术具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价值。视科学技术为先进生产力核心和主要动力的科技价值观、视科学技术为现代化关键的科技价值观、重视发展统筹的科技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科技价值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价值与可能
    姚尚建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37-42. 
    摘要 ( 140 )   PDF(pc)(171KB) ( 295 )   收藏
    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作为国家政治力量制约者的市民社会的存在。在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在五个方面显示了崛起的可能,并体现出互利、信任、约束等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存在特点
    邹千江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43-46. 
    摘要 ( 303 )   PDF(pc)(144KB) ( 278 )   收藏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和社会互为主客体时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性质和程度,社会价值观则反映了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作价值判断与意义选择的准则尺度和倾向。当前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多样而复杂,呈现出时空压缩、不断变化、部分趋同、良性冲突而尚未稳定的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海书镜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取向分析
    陈冰白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47-47. 
    摘要 ( 136 )   PDF(pc)(33KB) ( 1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论私法与法治社会
    王利民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48-51. 
    摘要 ( 175 )   PDF(pc)(124KB) ( 323 )   收藏
    私法以其对权利事实的私法配置,决定了它与社会特别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联系,即私法不仅揭示着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而且也以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价值决定着社会法治的发展取向。现代法治社会,以对社会关系的私法调整为其首要条件,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本内容是私法之治,没有私法和以私法为核心并体现私法价值的国家法治结构,也就不是现代意义的法治和法治社会。所以,我国在实现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条件下,应当特别强调和突出加强私法建设和私法之治的意义,着力培养和树立人们的私法意识和私法之治的观念,以私法的价值观认识社会与社会法治,从而为我国的法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法律推理中的不确定性
    张虹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52-55. 
    摘要 ( 173 )   PDF(pc)(124KB) ( 137 )   收藏
    法律推理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一种逻辑方法,使法律在有序的状况下适用。法律推理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法律概念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法律适用的随意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法律处于明确和有序的状态。具体措施是使形式法律推理和实质法律推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建司法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均衡性: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的重心
    滕丽, 刘红薇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56-58. 
    摘要 ( 149 )   PDF(pc)(101KB) ( 150 )   收藏
    肇端于封建社会“特权”的知识产权作为“制度文明的典范”对于激发人类发明创造的潜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质上,知识产权制度首先并且最终是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同时折射出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属性,即正当性、均衡性、激励性。其中,知识产权制度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保证中方的利益平衡,作为一种状态,它表现为知识产权在权利义务、利益分配关系上的和谐协调;作为一种过程,受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诸多因素影响,它始终体现为动态的平衡。对均衡性的不断追求就是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学理研究
    吴访非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59-62. 
    摘要 ( 179 )   PDF(pc)(127KB) ( 262 )   收藏
    鉴于日趋严重的各种制售伪劣产品犯罪的态势,重视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学理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我国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已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明确性。因此,在强调用刑法手段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行为的执法意识、执法观念的同时,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立法进一步予以完善,便于立法机关在合适的时机及时立法,以弥补法律在此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
    赵兴宏, 李玮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63-67. 
    摘要 ( 116 )   PDF(pc)(141KB) ( 244 )   收藏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保护弱势群体的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新技术保护的法律局限及有效途径分析
    张尤佳, 王太余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68-70. 
    摘要 ( 137 )   PDF(pc)(97KB) ( 165 )   收藏
    由于专利权等传统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无法较大程度上体现高新技术的技术特征,导致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明显乏力,出现严重的高新技术侵权现象。所以必须改变一味寻求修改现有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来达到有效保护高新技术的理念,应寻求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支撑点。鉴于商业秘密权的法律特征、技术特征能有效体现高新技术的技术特征,所以建立以商业秘密法保护为主,以其他知识产权法保护为辅,实行多层次、多角度保护模式,应是我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最佳法律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研究
    跨国并购投资发展的现实动因分析
    聂名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71-76. 
    摘要 ( 221 )   PDF(pc)(179KB) ( 497 )   收藏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的跨国并购,对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跨国并购投资发展的动因是多元的,其中包括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增加市场份额和低成本扩张的需要、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投资自由化的激励等。深入研究跨国并购投资发展的现实动因,有利于我们揭示跨国并购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并购投资的战略与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与新型工业化中的再工业化
    任保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77-81. 
    摘要 ( 147 )   PDF(pc)(152KB) ( 251 )   收藏
    建国50年来,中国工业结构变动依次经历了重化工业化、合理调整和高加工度化等阶段。在当前工业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水平大约只处于中期阶段,产业的走向可以概括为再工业化进程。在目前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遇到世界信息化挑战的背景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既要发展信息产业以推动产业融合,又要促进农业的工业化,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同时还要通过再工业化,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增强工业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透视
    李俊峰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82-85. 
    摘要 ( 145 )   PDF(pc)(129KB) ( 253 )   收藏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探索多种补偿方式,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活动和进程,更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在此基础上,探索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是探索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就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王立宏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86-89. 
    摘要 ( 222 )   PDF(pc)(127KB) ( 123 )   收藏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两种就业模式:外部劳动力市场模式和内部劳动力市场模式。前者是自由流动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的融合,后者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行政的或准市场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制度环境的差别导致了不同就业模式的选择。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富余人员”,可以在企业内部优化重组或组建关联企业进行安排,建立以稳定就业关系为特征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践中构建和谐辽宁
    赵子祥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90-93. 
    摘要 ( 127 )   PDF(pc)(125KB) ( 166 )   收藏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扬弃,也是对中外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结合辽宁的实际,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中构建和谐辽宁将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目标,主要需解决以下四个层面的问题:一要解决社会发展的和谐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二要解决社会关系的和谐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利益关系问题;三要解决好外部环境的和谐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要解决人文环境的和谐问题,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发扬和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打造一个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结构基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
    于左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94-99. 
    摘要 ( 126 )   PDF(pc)(186KB) ( 95 )   收藏
    欧洲结构基金是欧盟首创的一项政策工具,对欧盟落后地区及产业衰退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业与社会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中国结构基金,具体包括区域发展基金、社会基金和产业基金,以促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借鉴欧盟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的新思路,中国结构基金对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其他落后地区、产业衰退地区的发展、就业和社会稳定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发展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绿色技术创新
    张晓芬, 董玉宽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00-102. 
    摘要 ( 182 )   PDF(pc)(106KB) ( 139 )   收藏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调环境保护,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走绿色技术创新之路。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效改善环境,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诚信文化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关蓉晖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03-106. 
    摘要 ( 147 )   PDF(pc)(122KB) ( 174 )   收藏
    诚信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制度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东北地区诚信不足的成因在于缺乏诚信文化。传统诚信文化不能起到有效的文化约束作用,受长期计划经济和东北地域文化以及人口性格特征的影响,在东北地区,新型诚信文化尚未形成,且可能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偏差,出现了反诚信文化,激励了失信行为。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塑和发展东北诚信文化,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史研究
    五代翰林学士略考
    张其凡, 张胜海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07-111. 
    摘要 ( 168 )   PDF(pc)(154KB) ( 150 )   收藏
    五代时期的翰林学士,承唐而启宋,各项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与变革。五代的翰林学士虽然由于新的侍从秘书产生而地位相对降低,却仍不失为重要的中枢秘书,为宋代翰林学士的显贵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其向正式朝官演变的趋势也愈益明显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代女真学的兴衰及其历史意义
    吴凤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12-116. 
    摘要 ( 171 )   PDF(pc)(166KB) ( 361 )   收藏
    女真学是在金太宗的支持下随着女真字的创立推行而建立起来的。金世宗、金章宗时期是女真学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世宗在经历一系列尝试之后于大定十三年设立女真进士科,并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备的女真学校系统和选拔制度。章宗时情形有些变化,女真学尽管因他保持国俗的提倡仍很兴盛,但汉族学校显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卫绍王、金宣宗、金哀宗时期由于政治日益衰落和经济困窘,金朝政府无法再为女真学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与稳定的政策支持,加之女真族汉化的日益加深,女真学迅速衰落。但女真学在提高女真人文化素质、塑造女真崇儒尚文的社会风气,以及为后世教育发展提供鉴戒的历史价值都是不容抹杀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管理初探
    谭书龙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17-121. 
    摘要 ( 229 )   PDF(pc)(152KB) ( 368 )   收藏
    宋代官办慈善机构按其管理权和运作方式可分为中央官办和地方官办两大类。主要包括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慈幼局和漏泽园等机构。在行政管理和经费管理上,宋代官办慈善机构已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慈善机构的运作效率,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官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促进了宋代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功能与外功能——清代两湖地区常平仓仓谷的采买与输出
    姚建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22-127. 
    摘要 ( 177 )   PDF(pc)(174KB) ( 506 )   收藏
    清代两湖地区的常平仓作为社会救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内、外的社会稳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文献来看,其区域外功能被明显赋予了重要地位。这种外功能的优势地位,从常平仓的设立、仓谷的采买、仓储量大小及地域分布、仓谷输出等方面的分析都可以明显看出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史研究
    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政策
    刘椿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28-134. 
    摘要 ( 201 )   PDF(pc)(203KB) ( 170 )   收藏
    抗战前,南京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农村合作运动的重要性,推动官方与民间组织进行合作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农村问题在于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企图用农村合作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无疑是治标之举,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避免农村的破产,根本达不到救济农村、复兴农村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化的压力与乡村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的一个分析视角
    渠桂萍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35-140. 
    摘要 ( 174 )   PDF(pc)(175KB) ( 297 )   收藏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现代化所需的巨量资本压在了仍停留在糊口生活水平的小农身上,现代化的行政权力以及新式教育亦以国家强力向乡村挤压。在现代化的种种压力下,小农生活陷入贫困的深渊,乡村内生的自治资源受到削弱而新的行政整合机制亦带来了基层政权的“痞化”,乡村原有文化调节机制在新式教育模式的强力挤压下受到破坏,新式教育机制未能成功地在乡村落地生根。随着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不断累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陷入了全面的生态危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战时期共产党对国民党土地政策的影响
    刘一民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41-143. 
    摘要 ( 421 )   PDF(pc)(100KB) ( 723 )   收藏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国共两党土地问题的合作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政治基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是两党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影响着国民党土地政策的走向;在抗战时期两党土地政策上,共产党通过又联合又斗争,迫使国民党作出某些转变,使国共两党土地政策形成良性互动,对于推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研究的文学意义
    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
    姚文放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44-146. 
    摘要 ( 165 )   PDF(pc)(104KB) ( 222 )   收藏
    巴赫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创见。巴赫金研究的文化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有所不同,其范围已经扩大到后现代、大众传媒、身份政治、生态、区域、种族、性别、后殖民、文化霸权等范畴,而且还有继续扩展的势头。它们对于当今文学的冲击空前强劲,而当今文学也因之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文学与当今文化如何达成相互沟通、交流和融合,已成为目前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问题。这里也有一个文化如何进入文学、文学如何包容文化的问题,一个建立二者相互融通的机制、途径和模式的问题,或者说也有一个文化在文学领域中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力与限度——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陈亚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47-148. 
    摘要 ( 160 )   PDF(pc)(71KB) ( 219 )   收藏
    文化研究的崛起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所体现出的广阔的观察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整体性阐释的范式使文学研究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历经了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美学、心理学研究的时代性更叠之后,又多了一个文化阐释的角度。文化的视角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研究让文学研究回归本真
    陈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49-150. 
    摘要 ( 114 )   PDF(pc)(73KB) ( 107 )   收藏
    文化研究把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繁多平常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与人类学、经济学、考古学、地理学等琳琅交错的文化网结之一,充分延展了文学在文化视野里的生存空间和生命活力,它带来的对于文学文本的多维考察将真正铸就文学文本的健全品格、独立本性和审美韵味,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内的重新出场标志着文学研究面向本真的回归或复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手段
    刘文良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51-152. 
    摘要 ( 141 )   PDF(pc)(70KB) ( 180 )   收藏
    文学本身是丰富而复杂的,如果我们一味将文学视作封闭的审美系统来审视,必然会切断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导致视域的狭窄化和批评的浅表化。而从文化角度切入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所具有的自身优势,正好可以弥补纯粹审美批评的不足。文化批评可以也应该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学研究
    王夫之诗学中的“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
    崔海峰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53-158. 
    摘要 ( 175 )   PDF(pc)(208KB) ( 252 )   收藏
    “内极才情,外周物理”是王夫之提出的关于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或理想,是伟大诗人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才情,意味着灵心巧手、文心笔妙。“内极才情”是诗人灵心巧手的艺术显现,是即物达情、文心独运、声情动人的艺术创造力的充分施展。物理,即万物之理、人情物理或人伦物理。“外周物理”意味着与物通理,理随物显,呈现神理,得写神之妙。“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这一命题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而且适用于各类文艺创作;不仅符合古代文艺的创作实践,而且对当代文艺的创作富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散文的诗性意象
    陈剑晖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59-164. 
    摘要 ( 217 )   PDF(pc)(171KB) ( 843 )   收藏
    散文的意象,过去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考察我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学中的意象演变,可将散文意象分为精致或繁复的意象、象征性意象、叠合式意象、潜沉或扩张式意象四种类型,散文创作中营构意象应遵循一系列特定的审美原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文学与文化
    周代礼制的嬗变与雅乐内涵的变化
    王秀臣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65-170. 
    摘要 ( 276 )   PDF(pc)(174KB) ( 383 )   收藏
    周代礼乐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与雅乐体系的发展与成熟相一致,与《诗》文本的结集和形成相一致。雅乐作为周代典礼制度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典礼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决定了雅乐的艺术构成,而典礼制度的发展变化,带来了雅乐内涵的变化。典礼、雅乐和《诗》三者同源同构,三位一体,共同构筑起周代礼乐文化的整体框架。三者关系的解构,同时也意味着周代文化的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
    王祥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71-176. 
    摘要 ( 173 )   PDF(pc)(175KB) ( 620 )   收藏
    关汉卿的杂剧有着浓厚的教化意识,根源于元蒙政权对儒家文化的践踏所造成的价值观的失落、关汉卿疗世救时的自觉以及戏曲教化的传统。它既给关汉卿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成功,也给其作品带来了不少缺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汉诔文的骈化
    王丹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77-179. 
    摘要 ( 282 )   PDF(pc)(95KB) ( 136 )   收藏
    东汉时期的诔文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准的模式,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文风的变化,东汉诔文出现用典、对偶、声韵、藻饰的现象,开始骈化且趋势日趋明显,显现出东汉诔文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赋体杂文的先导——论屈原的《天问》、《卜居》、《渔父》
    刘洪仁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80-182. 
    摘要 ( 252 )   PDF(pc)(100KB) ( 240 )   收藏
    屈原的《天问》、《卜居》、《渔父》形式上韵散结合,介于诗与散文之间,是从楚辞到汉赋的过渡性作品,是“不歌而诵”的赋的先导。内容上则彰善瘅恶,激浊扬清,表现对丑恶现实黑暗社会的无比愤慨和无情揭露,既是抒发牢骚的泄愤之作,也是典型的社会批评,是辞赋体杂文的开山之作,对后代的赋体杂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文学
    不可超越的抒情——沈从文后期文学创作发展论
    刘东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83-187. 
    摘要 ( 137 )   PDF(pc)(144KB) ( 341 )   收藏
    考察沈从文自觉文学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后期文学探索的困境,结合他个体人格构成及气质特征,呈示出抗战时期,沈从文由于与现实湘西经验的疏离,知识理性的一再缺失,最终无法完成审美理性的超越,使其创作走向停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浮于自由、爱与美的炼狱——雪莱与徐志摩比较研究
    周桂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88-191. 
    摘要 ( 396 )   PDF(pc)(126KB) ( 398 )   收藏
    英国诗人雪莱和中国诗人徐志摩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热烈追求爱、美与自由。二人又有不同之处:雪莱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关心上,所以,有人说雪莱首先是一位预言家,然后才是一位诗人;而徐志摩对爱、美与自由的追求则主要体现在其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对人生的思索和在情感世界中的挣扎。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之于两位诗人如炼狱一样涤荡了他们的生命,并铸造了他们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人论坛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现实思考
    李刚, 张振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92-194. 
    摘要 ( 146 )   PDF(pc)(95KB) ( 186 )   收藏
    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还根据社会的经济形态即人们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发展形式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设想并未成为现实,但却为东方国家指明了一条通向美好社会的“捷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特征与目标模式选择
    杨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95-197. 
    摘要 ( 158 )   PDF(pc)(98KB) ( 193 )   收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而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是农业科技的提供者和推广者。由于行为动机和产品属性、产业特性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相对优势,在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型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作用的同时,促进市场主导型、社区主导型等多种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循环经济带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刘品刚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198-201. 
    摘要 ( 135 )   PDF(pc)(137KB) ( 185 )   收藏
    循环经济是把经济、社会、环境整合起来的一种体现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体系以依赖于对生态资源的多消耗来促进经济线性增长的经济模式而言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资源利用、环境促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尤显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这也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文体学的文本分析看语言现象与文学意义的关联
    曹彦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02-204. 
    摘要 ( 148 )   PDF(pc)(140KB) ( 312 )   收藏
    文体分析是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短论
    金融信息化、电子支付及网络银行
    龚明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05-207. 
    摘要 ( 180 )   PDF(pc)(109KB) ( 242 )   收藏
    基于金融信息化的商业银行革命正在兴起,我国银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增强我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要适应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立新的技术平台,创新金融信息化的支付手段和服务手段,并要规范发展金融信息化的载体——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业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用风险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杨筱燕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08-210. 
    摘要 ( 138 )   PDF(pc)(109KB) ( 557 )   收藏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为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必须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采用先进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模型。我国商业银行应创造条件采用以IRB为基础的ERM模型。为此,需要建立与完善真实、全面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并跟踪建立连续的信用历史数据库。要注重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积极发展衍生工具以分散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银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并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塑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之我见
    金兰, 傅荣彪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11-213. 
    摘要 ( 156 )   PDF(pc)(102KB) ( 303 )   收藏
    劳动集约型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怎样发展和转化劳动集约型农业,使各项生产要素得以有效配置,从而带来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为此,需要合理组装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劳动集约型农业向富农增效的方向发展;发挥好劳动集约型产品的出口优势,以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发展第三产业和农村城市化,促进传统劳动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和农民增收;正确处理劳动集约与其他生产要素集约类型之间的关系,逐步扩大技术集约型与资金集约型的比例,还要搞好政策支持,提高劳动集约型农业的竞争力与转化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其实践
    朱久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14-215. 
    摘要 ( 152 )   PDF(pc)(71KB) ( 262 )   收藏
    传统的国库支付制度是采用分散支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因此要在改革中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种支付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分散支付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实现国库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而且还可以强化财政监督,防止预算资金的滥用和腐败问题的出现。改变传统的支付制度,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解决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综述
    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
    银建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16-220. 
    摘要 ( 155 )   PDF(pc)(146KB) ( 420 )   收藏
    生态美学研究在中国已有十余年历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理论上达成四方面共识: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逐步明晰,确立了一些生态美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基本确立的以生态存在论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对美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学理基础,它为中国美学参与东西方美学平等对话创造了重要条件;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于,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海书镜
    百年美学历史的承重者——评王向峰《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
    许宁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21-222. 
    摘要 ( 93 )   PDF(pc)(62KB) ( 2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当前书评写作和发表存在的问题
    冯济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4):  223-224. 
    摘要 ( 118 )   PDF(pc)(69KB) ( 164 )   收藏
    进一步提高对书评价值的认识,反对取消主义和应付态度;进一步增进书评的道德科学品格,抵制腐败作风和迁就主义;进一步强化书评的文体意识,破除呆板模式和枯燥文风;进一步组织书评的写作力量,纠正临时观点和短期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