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空间哲学与社会理论
    论城市空间生产的“意义”问题
    李兰芬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5-5. 
    摘要 ( 147 )   PDF(pc)(1062KB) ( 328 )   收藏
    “意义”问题属生活本身的问题。选择城市空间生产的意义问题作为城市空间问题研究的一个主题视域,旨在回归“人是目的”的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原点。以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目的的人的“意义”批判和重建当代城市空间生产方式,是一个关乎隐藏在城市空间生产背后的“人类学后果”的终极价值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性与社会理论重建———索亚空间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
    强乃社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0-13. 
    摘要 ( 165 )   PDF(pc)(931KB) ( 1282 )   收藏
    在索亚来看来,既往的社会理论忽视了空间,而空间性是理解社会的重要视角,甚至是重建社会理论的理由。社会性和空间性不能分开。人们所在的空间由于人的活动而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是区别于客观空间和主观空间而形成的第三种空间。当代社会生活中,追求空间正义是社会理论的重要部分。这是索亚空间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义与需要
    王立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4-18. 
    摘要 ( 200 )   PDF(pc)(1360KB) ( 181 )   收藏
    社会正义的核心是分配正义原则问题。在众多的正义原则中,“按照需要分配”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理想。但在资源有限和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社会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生物学需要是基本需要的最主要表现,但生物学需要对社会来说要求太低。一方面,生物学需要极易满足; 另一方面,人的存在不仅限于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一种最低限度的人之为人的“体面的生活”也应该是“生物学”需要的基本内涵,即“体面的生活”也是一种基本需要。我们国家强调要使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就是其深刻意义的体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性视域下生态社会的建构
    李凡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9-22. 
    摘要 ( 202 )   PDF(pc)(1346KB) ( 161 )   收藏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型国家,面对着是以追求增长效率最大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首要任务还是以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优化的社会为根本目标的艰难选择。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缠绕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问题。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是强调GDP 的快速增长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还是致力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纷至沓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否依然可以将技术作为解决生态难题的最终武器? 在消费已经成为维持经济正常运转的必需因素并最终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时,我们是否可以将确立一个合度的消费方式作为我们通往生态文明的钥匙? 正视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才是我们建构生态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新论
    胡延风, 姚黎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3-26. 
    摘要 ( 150 )   PDF(pc)(1392KB) ( 218 )   收藏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类自身,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人类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对于人来说,既是客体,也是主体; 既有工具性价值,又有目的性价值; 人类对待自然,既要合理利用,更要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观之辨
    王云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7-31. 
    摘要 ( 203 )   PDF(pc)(1358KB) ( 165 )   收藏
    哲学基本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追问是否存在哲学基本问题; 其二,如果存在基本问题,是否仍然被归结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哲学基本问题,首先要把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观的关系厘清,两者之间的思辨关系表现为:哲学观被表征在哲学理念之中,而任何哲学的哲学理念和解释原则都是在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任何一种哲学观在本质上表征了哲学最高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实的历史何以可能
    刘雄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32-34. 
    摘要 ( 163 )   PDF(pc)(1430KB) ( 151 )   收藏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得历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以黑格尔“思想的内涵逻辑”为重要的理论资源,成功地开启了人类现实的历史。而现实历史的开启,又使得现实的人的解放成为可能。可以说,发现人类现实的历史,并进而实现人的解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意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语言学的哲学梳理
    陈晨, 李秋杨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35-37. 
    摘要 ( 157 )   PDF(pc)(1256KB) ( 481 )   收藏
    心理语言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既有重叠和交叉又有其独到研究领域的新学科,重点探索人类的心智本质和结构的科学。心理语言学伴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主义的兴起而产生,分为联想派、程序派和内容派三大主流。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客体虽然是语言,但它探究的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运作过程和规律,因此,深化对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需要深化对人的思维和心智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联博弈视角下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研究
    浦徐进, 刘焕明, 蒋力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38-41. 
    摘要 ( 115 )   PDF(pc)(1634KB) ( 162 )   收藏
    我国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是作为一种政府推行的外生组织制度“嵌入”到现实村庄中的,由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是基于村庄的,因此村庄的社会结构将成为农户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背景”,村庄的社会关联( Society Correlation Degree) 将深刻影响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从结构角度测定村庄社会关联度,可以将我国村庄分为宗族主导型村庄、家庭联合主导型村庄和原子型村庄三类,并通过构建村庄和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关联博弈,提高村庄社会关联度,以上三种类型村庄应分别采取依靠宗族组织约束,建立家庭聚合责任和塑造多利益联结体的组织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管理创新
    顾爱华, 刘志超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42-46. 
    摘要 ( 178 )   PDF(pc)(1566KB) ( 189 )   收藏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对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发展与完善,是党在高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包括会议的组成与召集、议题的提出及主持、议事范围与任务、会议程序及规则等内容。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学院管理中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聚合功能。对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对于整合高校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发挥党政两个系统的积极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变迁路径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卢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47-50. 
    摘要 ( 144 )   PDF(pc)(1558KB) ( 442 )   收藏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存在着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矛盾,在教育制度演进的三个阶段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制度严重失衡。形成了持续失败的路径依赖,而政府作为流动人口义务教育制度变迁的个体,要承担起本应承担的责任。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建设的路径取向应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制度供给取向,政府、学校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制度运行和改革取向和兼顾整体、均衡的制度变革取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与创新工会工作思考
    肖香龙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51-54. 
    摘要 ( 180 )   PDF(pc)(1603KB) ( 159 )   收藏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研究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对于帮助年轻一代健康成长、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身份、地位、文化、发展的心理诉求,面临着市民化难、返乡创业难、权益保障难、寻求职业发展机会难等生存困境。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此情况下,工会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应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诉求,创新工会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完善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若干思考
    李继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55-58. 
    摘要 ( 157 )   PDF(pc)(1597KB) ( 361 )   收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已基本演变为劳资关系,劳资纠纷出现了劳资权利争议和劳资利益争议并存的局面,但劳资利益争议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存在局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纵观主要发达国家协调劳资关系的实践,可见劳资矛盾和博弈贯穿于整个工业化过程,健全各方主体是有效发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用的前提。完善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必须面对和研究罢工权、工会及雇主组织等三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对策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杨蕾, 王海涛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59-61. 
    摘要 ( 115 )   PDF(pc)(1623KB) ( 190 )   收藏
    “三农问题”是学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其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的市民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结果与必然。然而在现阶段,通过对沈阳经济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状况的调查不难发现,其依然存在着限制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科技的法律规制
    计算机病毒与民事侵权责任———以普通法过失侵权法原则解读计算机病毒案件
    王灏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62-65. 
    摘要 ( 268 )   PDF(pc)(1917KB) ( 747 )   收藏
    我国法律明确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制作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任何制作或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确定的是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和故意传播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是否非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在特定的情况下,无意中或者因为疏忽而导致病毒传播的单位或者个体,同样应该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借鉴普通法系中过失侵权法的相关原则,是解决我国计算机病毒案件中的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确定过失侵权行为的民事框架的有效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活动合法性的道德限度
    张福德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66-69. 
    摘要 ( 202 )   PDF(pc)(1908KB) ( 190 )   收藏
    我国《科学技术促进法》第29 条中的“伦理道德”不是泛指社会当中普通的伦理道德,在《科学技术促进法》中伦理道德被视为评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合法性评价的重要标准。29 条以立法的形式,直接在法律条文当中规定违反伦理道德即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是层次众多,不能规定违反任一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都要做出违法性评价,这种道德应指反映社会核心价值,具有普适性的基本社会伦理道德,即最低限度的道德,即是体现人的生存目的,以人的生命、健康、财产、自由和平等等为内容的社会道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西方税法文化在传统与原则上的差异性
    徐爱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70-73. 
    摘要 ( 144 )   PDF(pc)(1786KB) ( 410 )   收藏
    我国的财税法研究多以西方的制度和理论作为立论和评论的标准,但中国是一个以家产制为特点的国家,家族制下的税收难以形成理性的财政税收制度。东方人永远保留着东方人的习性,东方税制与西方税制永远存在着差异。西方税法理念是由一系列原则作为支撑的:第一,“无代表即无税收”原则; 第二,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原则; 第三,纳税人权利保护原则。中国古代专制政治没有产生税收民生,由此无法安排细致合理的税收制度以使纳税人达到平等。这样的原则在东方传统社会则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自卫行为民事立法研究
    龚赛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74-78. 
    摘要 ( 187 )   PDF(pc)(2116KB) ( 417 )   收藏
    自卫行为有两种形式,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我国民法学界对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民事立法中没有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界定。从比较法来看,民法和刑法分别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作出界定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建议在将来编纂民法典时,将自卫行为的立法置于民法典中总则编“民事权利的保护”一章中,且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自卫行为从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两方面进行规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行宪能力建设的历史与经验
    宋海春, 张桂英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79-83. 
    摘要 ( 169 )   PDF(pc)(2019KB) ( 118 )   收藏
    作为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的重要行宪主体,行宪能力必然是中共依法执政能力的关键和核心所在。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将“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本领”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来,加强党的行宪能力建设业已成为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行宪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用思想解放引领宪法的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宪法权威观、使党员干部养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习惯、大胆吸收和借鉴国际宪法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之析
    杜甲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84-88. 
    摘要 ( 139 )   PDF(pc)(1956KB) ( 385 )   收藏
    作为连接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相较传统意义上的所有权、债权而言,股权这个新近出现的“异物”在内涵与外延上更具抽象性与复杂性,在制度价值上更具冲击力,立法者把持的立法尺度与力度难言精准。就股权转让而言,尽管我国现行公司法设置专章对其予以了详尽规范,凸显了立法者的良苦用心。然即便如此,立法者并未对公司实践中经常发生的瑕疵股权转让纠纷予以定调,实乃一大遗憾。鉴于此,对瑕疵股权转让问题中转让合同之效力、风险承担的探讨,对今后公司立法修订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经济时代海运服务贸易法的困境与路径———以美国绿色贸易壁垒为镜鉴
    王淑敏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89-91. 
    摘要 ( 154 )   PDF(pc)(1839KB) ( 237 )   收藏
    低碳经济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航运强国推行单边立法,对国际航运市场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绿色贸易壁垒的“双刃剑”功能使我国的海运服务贸易法体系未免滞隅则失,针对海运业的温室气体效应所采取的法律措施相对不力。追溯贸易保护主义与航运法反垄断豁免权的意涵,趋同美国法制抑或维系我国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探究绿色航运、完善我国《航运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销犯罪的界定与追诉问题研究
    郑蓉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92-96. 
    摘要 ( 147 )   PDF(pc)(1926KB) ( 380 )   收藏
    传销犯罪在我国应做狭义理解,仅指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应界定为以“骗取财物”为目的的传销行为。其与相关诈骗犯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想象竞合,法律适用方面采用“择一重罪论处”的原则。在追诉标准的理解方面,应当从有利于打击传销犯罪的角度出发,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对于非诈骗型传销犯罪,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同时触犯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论处。在传销与多层次直销的区分上,应当从经营目的、工作模式、管理方式三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式权力结构与我国行政应急主体权力配置
    侯晓蕾, 崔卓兰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96-98. 
    摘要 ( 182 )   PDF(pc)(2055KB) ( 202 )   收藏
    行政应急权是极为特殊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构建行政应急权力体系应满足效率与公平的价值需求。行政应急权力体系虽然特殊,但是是以现有的行政体制为基础而建立的,鉴于我国行政体制的独特性,引入网络式权力结构的概念,从行政权力结构自身进行制度建设,着重行政主体及其权力配置,则能达到发挥行政应急权力效率、约束行政应急权力滥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同诈骗罪主观要件认定初探
    陈晓宇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99-102. 
    摘要 ( 184 )   PDF(pc)(2109KB) ( 521 )   收藏
    在司法实践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合同诈骗罪主观要件司法认定的重要依据,由于合同诈骗罪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其罪过形式应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非法所有说符合合同诈骗罪的特点,更有利于揭露该罪名的本质、把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非法占有目的,即是行为人欲意控制、支配、利用、处分他人财物并追求不法获益的内心意念。同时对其进行司法认定还应该关注如下三个要素:认定标准、认定方法和认定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理论前沿与热点
    维护中国发展权视角下的国际碳博弈———兼议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问题之争
    纪玉山, 赵洪亮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03-109. 
    摘要 ( 207 )   PDF(pc)(2635KB) ( 277 )   收藏
    在世界范围内减少CO2 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是环境与生态问题,更是关乎各国未来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碳排放权与发展权的紧密关系促使着每个国家都尽可能多地争取CO2 的排放权,从而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理应为其对能源的超前消费行为买单,率先进行减排,履行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所做出的减排承诺,而不是利用其政治与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在国际碳博弈中设置有利于自身的规则。针对发达国家推卸减排责任的霸权主义行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应当享有的发展权,从碳排放空间、碳排放权以及碳排放交易等多方面入手,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进行碳博弈,争取更长的排放时间与更大的排放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础环境探究
    李燕, 王威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10-114. 
    摘要 ( 137 )   PDF(pc)(2373KB) ( 267 )   收藏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分析表明,过度负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算的软约束。而单纯依靠法律条文不能避免地方发债风险,技术指标限制的有效性又与其实施环境紧密相关。在构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应注重政府债务跨期预算管理的建设,因为通过跨期预算的约束与体制外监督可以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限权,使地方政府发债竞争的预算约束实现由软到硬的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仿陷阱与经济赶超———基于水平创新理论的基准模型
    张荣琴, 魏枫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15-118. 
    摘要 ( 166 )   PDF(pc)(2337KB) ( 283 )   收藏
    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过程中,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形式也会随之发生转换,逐步由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以对外模仿引入相对较新的机器设备推动技术进步转向进入较高发展阶段后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形式推动技术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后发国家的政府将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果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适当,并能够做出适时调整,那么该国就可以顺利跨越模仿陷阱; 相反,如果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超前或者滞后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将该国置于模仿陷阱之中,经济停滞,无法实现经济赶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进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述评
    薛营, 王林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19-122. 
    摘要 ( 132 )   PDF(pc)(2298KB) ( 410 )   收藏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关技术进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一方面,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经济发展事实不符,全要素生产率已无法解释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问题;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呈现出新的要素耦合模式,即技术进步并非独立作用于经济增长,往往表现出与资本和技能相耦合的内在共生模式。可见,如何清晰界定资本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仍是文献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如何有效分离经济增长过程中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更是前沿研究的难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效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王志强, 熊海芳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23-129. 
    摘要 ( 234 )   PDF(pc)(2602KB) ( 185 )   收藏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没有降低失业,没有减小期限利差,却减小了抵押利差,并促使预期通胀略有上升; 利率下降并没有带动银行贷款增加和房价上涨,却推动了股市上涨,促进了美元贬值进而拉动了出口; 中国期限利差与美国期限利差之间存在动态关联,美元贬值导致中国通胀上升且效果显著,而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货币经济中的货币与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重新解读
    王璐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30-135. 
    摘要 ( 167 )   PDF(pc)(2565KB) ( 215 )   收藏
    源起于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彰显了西方主流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与遵循两分法传统之实物经济分析的新古典理论和突破这一传统但缺少价值理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不同,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在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的结合中,经由货币产生、货币职能到货币本质的逐层推理,联系到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危机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为分析线索的完整货币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模式研究
    马静, 胡仪元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36-139. 
    摘要 ( 199 )   PDF(pc)(2539KB) ( 173 )   收藏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但由于生态补偿及其资金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该区的贫困程度,出现了生态贫困、经济贫困和知识贫困相互交织的贫困累积循环,因此,提高生态补偿资金及其分配与使用效率成为解决汉江水源保护成本、均衡保护责任、分享生态资源利益、破解贫困累积循环的抓手和关键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公平正义的城市住房物业税构建路径
    卢珂, 李国敏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40-142. 
    摘要 ( 146 )   PDF(pc)(2304KB) ( 154 )   收藏
    我国现有的房地产税制,不仅在表现上存在税目繁多与多税同源、重流通与轻保有、税基窄与计税依据不合理、缺乏配套制度保障等诸多问题,而本质上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导致住房发展的“GDP”主义,使房地产税的运行缺乏效率与公平,为此,应在公平公正的视阈下创新城市住房物业税,即强化优化配置资源和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功能,选择住房建筑面积为物业税税基,建立超额累进形式的物业税税率,以推动房地产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分析
    周寂沫, 王冠群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43-146. 
    摘要 ( 162 )   PDF(pc)(2224KB) ( 191 )   收藏
    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使中央企业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国中央企业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虽在资金、资源和技术三大领域总体上仍处劣势。但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正逐渐削弱甚至转变为劣势; 而我中央企业的劣势则在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动力的助推下,逐渐转变为日益凸显的优势。我国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战略性措施,即采取“使企业‘走出去’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导、坚持独立创新的发展之路、坚守体现国家利益的原则”的三大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肖侠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47-149. 
    摘要 ( 119 )   PDF(pc)(2075KB) ( 137 )   收藏
    对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无形资产管理的一般规律,提高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水平。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显示出六大发展趋势: 管理理念上从一般资产向战略性资产转变; 管理范式上从战术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管理职能上从控制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管理领域上从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转变; 管理方法上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管理主体上从部门管理向跨部门团队式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上市如何步入快速道———以辽宁省为例
    鄂齐, 张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50-154. 
    摘要 ( 123 )   PDF(pc)(2569KB) ( 252 )   收藏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中,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计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辽宁中小企业创板上市数量较少,制约了辽宁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并注重制定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长远发展、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实力的扶持政策,相关部门要最大限度地为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提供便捷的服务,以加快中小企业的上市步伐,并通过创业板的帮助,使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研究
    孙岿, 刘明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55-157. 
    摘要 ( 155 )   PDF(pc)(2299KB) ( 176 )   收藏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呈具高土地流转率与高贫困发生率重合特征,这与少数民族经营能力、人口结构、文化适应三重弱势相关。单纯依靠土地出租方式有可能产生社会权利贫困、能力贫困和社会资源贫困,加深少数民族边缘化程度。从合作利益、治理结构、社会资源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实现少数民族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察农村发展的四个阶段———以资金要素为角度
    李朝锋, 张骋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58-162. 
    摘要 ( 370 )   PDF(pc)(2603KB) ( 190 )   收藏
    中国的“三农”问题起因于生产三要素的不断流出。以三要素之一的资金要素流动为主线,可以通过农村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不同来分析三农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得以重新调整方向,农村的合作金融和资金互助将在当今经济背景下起到促进中国农村良性发展的作用。这将成为中国农村实现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辽宁产业结构的数据分析
    王佳佳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63-167. 
    摘要 ( 218 )   PDF(pc)(2537KB) ( 257 )   收藏
    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的三个产业的经济增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DI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辽宁省各产业的GDP 就会提高0. 46 个百分点。虽然FDI 的流量对三个产业的作用大小相同,但FDI 的存量对三个产业经济增长作用大小却不同。这主要是由于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为此,辽宁省应通过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新形势下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边疆古代历史与文化
    论“辽东渔猎耕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底定过程中的地位
    于逢春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68-178. 
    摘要 ( 248 )   PDF(pc)(3674KB) ( 1066 )   收藏
    以今东北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在近代以前呈现着渔猎耕牧交汇或兼备的四大经济形态,并与华夏、东胡、濊貊、肃慎四大族系相对应。纵而言之,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缔造的核心力量多次集中在这里孕育呈现:从商朝南下到“五胡乱华”、从鲜卑人在中原建立北朝到辽金两朝开拓中原,再到元、清两朝分别统一中国全部陆疆与中国整个陆海疆,大凡开局与收关的“重头戏”,都在这个舞台上登场。推究其深层原因,则与该区域塑造的经济生产方式、军政体制与文化性格息息相关,辽东历史上诸政权之统治民族正是凭借其尚武崇文的军政体制、勇于融合异族的民族政策、开放进取的文化心态,开疆拓土,统一辽东乃至最终底定中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也论“辽土”与“辽人”———明代辽东边疆文化结构的多元倾向研究
    张士尊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79-187. 
    摘要 ( 410 )   PDF(pc)(3527KB) ( 424 )   收藏
    有明一代,辽东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造就出了“辽人”这一特殊的边疆群体。大体而言,辽东都司建立之初,土著不多,居民主要来自中原、女真、蒙古和高丽,这种人口结构明显带有文化多元的倾向。明朝中期,由于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定居,加之经济交往和武力冲突过程中的频繁互动,客观上维系并强化了原有的文化多元倾向,而这种倾向直接影响到“辽人”的政治选择,当中央政府强大的时候,他们有利于中原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当中央政府衰弱的时候,他们很可能成为异己力量。正因为这一点,到了明朝末年,“辽人”成为明清双方争取的对象。明朝政府一方面期望以“辽人”守“辽土”,另一方面又疑信参半,而清朝政府也是一样,一方面希望“辽人”成为自己的同盟者,另一方面又亦用亦疑,双方围绕“辽人”的博弈,成为明清战争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
    李花子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88-196. 
    摘要 ( 186 )   PDF(pc)(5127KB) ( 457 )   收藏
    根据康熙五十一年( 1712) 穆克登定界时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来分析立碑处的位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靠近长白山天池和鸭绿江、图们江头源; 二,靠近鸭绿江东、西二源中的东源; 三,立碑处和图们江水源之间设有堆栅。后世所发现的天池东南十余里的立碑处基本满足这些条件,可以认为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并没有人为的移动,后世所谓“移碑说”是不成立的。小白山分水岭虽然不失为鸭、图二江天然的分水岭,但不是二江头源的分水岭,也不是唯一的分水岭。小白山和其东麓发源的图们江支流———石乙水或者红丹水之间也没有堆栅相连,所以小白山分水岭不可能是当年的立碑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禁地到利薮: 权力经济下的明代西山煤炭开采
    高寿仙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197-203. 
    摘要 ( 357 )   PDF(pc)(3537KB) ( 497 )   收藏
    北京西部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明代,为了保护京城和皇陵的风水,严禁在这里伐石采煤。由于开窑挖煤既可以为当地百姓提供生计,又可以为权豪势要带来利益,这种禁令很难得到长期有效执行。到明代中叶,私开煤窑现象已是蔚然成风。嘉靖年间,不得不放松限制,允许在西山采煤。由勋臣、外戚构成的京城权贵集团,通过自行开窑、接受投献等方式,在西山拥有大量煤窑,成为主导西山煤业的重要力量,相互之间还曾发生激烈争斗。朝廷也试图从中获利,陆续开设了一些官窑。万历年间,神宗在西山设置煤监,征收税课,因骚扰百姓,最终引发了大量窑民进京请愿的事件。其后,神宗虽然撤回煤监,但继续征收煤税,到天启年间才宣布停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
    赵红梅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04-208. 
    摘要 ( 293 )   PDF(pc)(3052KB) ( 586 )   收藏
    乌桓朝贡东汉王朝,首先是出于寻求经济利益,其次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乌桓与东汉王朝的朝贡关系,始于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 49) ,止于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 ,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 49) 到明帝永平十六年( 73) ,朝贡活动以辽西、辽东乌桓为主; 第二阶段从安帝永初三年( 109) 至桓帝延熹九年( 166) ,朝贡活动以乞降为主; 第三阶段从灵帝中平五年( 188) 至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 ,朝贡活动以三郡乌桓为主。乌桓对东汉朝贡活动受到东汉、匈奴、鲜卑三者相互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边疆民族势力消长过程中乌桓朝贡活动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创造了美”质疑
    燕世超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09-212. 
    摘要 ( 156 )   PDF(pc)(3326KB) ( 160 )   收藏
    “劳动创造了美”并非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发生的基本观点,原始社会人类学会打造工具这一阶段在美的创造过程中并不具有关键作用。自然美先于人类而客观存在,与劳动没有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北京长城的审美文化评价
    王南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13-218. 
    摘要 ( 147 )   PDF(pc)(3251KB) ( 615 )   收藏
    明代北京长城因其文化特点而带来了审美评价上的难度和特殊意义。北京长城与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关系是长城美学评价的认识基点,其中包括长城与明代帝王心态、北京世人心态和幽燕自然、人文风气的关系。北京长城的简约、厚重、变化、豪迈、悲剧、想象之美分别体现其审美文化的不同层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蒋士铨与乾嘉时期戏曲家的交往
    杜桂萍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19-226. 
    摘要 ( 190 )   PDF(pc)(4054KB) ( 254 )   收藏
    蒋士铨是清代乾嘉时期少有的热爱戏曲艺术的文人之一。他的戏曲活动主要发生在家乡江西铅山、以扬州和绍兴为主的江南以及京畿地区,并由此形成了其戏曲创作的三个黄金时期。期间,他与各类戏曲作家、评点者的密切交往,构成了审视其戏曲创作的特殊维度。蒋士铨的一些戏曲作品是与朋友交流磋商的结果,戏曲作品的生成往往得自朋友交谈中获得的灵感。周边人士的鼓励与支持所触发的戏曲创作机缘,也促成了他对于戏曲创作的乐此不疲。而始终保有的道德激情形成了他的独特创作个性,不仅赢得了志同道合者,还促进了戏曲作品的传播与影响,奠定了其“国朝院本第一”的文学史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心雕龙》关于骈偶产生原因的论述
    于景祥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27-230. 
    摘要 ( 273 )   PDF(pc)(3745KB) ( 322 )   收藏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一书中对骈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指出骈偶因于造化,是大自然的产物; 同时又从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高度进行阐释,认为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方式产生的结果。从实而论,刘勰的论述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开创性意义,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五代田园诗创作情形之定量分析
    周秀荣, 尚永亮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31-236. 
    摘要 ( 148 )   PDF(pc)(3992KB) ( 348 )   收藏
    唐五代是田园诗创作进入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者达211 人,作品1489 首。其创作情形及在各时段的分布呈现出由低而高、最后回落的发展态势,其中盛唐、中晚唐为繁盛期,初唐与五代为低潮期; 诗作量20 首以上的18 位作者最具代表性。而就表现主题言,初、盛唐多表现田家乐,中晚唐则在延续此一传统主题的同时,涌现出大量表现田家苦的诗作,从而展现出一种新的创作趋向。究其原因,与唐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前后变化有关,也与唐代文人生存状态及心态的变化有关。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助于还原唐五代田园诗创作的基本面貌,也有利于纠正学界的某些片面认识和研究偏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张大复《钓鱼船》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
    赵毓龙, 胡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37-241. 
    摘要 ( 246 )   PDF(pc)(3886KB) ( 380 )   收藏
    张大复的《钓鱼船》作为一部传奇难称经典,然而在《西游记》戏曲与小说的互动中却颇具典型性。该剧在对传统“西游故事”———“刘全进瓜”的改造中,凸显了从民间化向文人化升华的过程。以此为个案,可以窥见《西游记》小说与戏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正补
    孟祥娟, 沈文凡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42-245. 
    摘要 ( 233 )   PDF(pc)(3982KB) ( 266 )   收藏
    韩理洲《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对《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片》、《千唐志斋藏志》等文献中新见的1220 位唐代散文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了考证。因人物众多,疏误在所难免。在所及韦姓作者中,韦方直、韦希损、韦待敬等十余人的生平考证,或过于简略,尚有可补; 或失于甄别,引证有误。故正补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机器的装配: 从福斯塔夫式背景到狄更斯小说
    方頠玮, 麦永雄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46-250. 
    摘要 ( 176 )   PDF(pc)(3416KB) ( 212 )   收藏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倡导“莎士比亚化”,其中“福斯塔夫式背景”是他们这一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在后马克思主义诗学视域中,可以通过德勒兹的文学机器与效果装配的概念,重新审视传统英国文学两座高峰———莎士比亚与狄更斯,对莎翁的“福斯塔夫式背景”与狄更斯小说展开有别于传统定式的文学阐释,从一个富于当代学术意识的审美维度观照惯常被隐匿的景观,凸显德勒兹的文学观所蕴含的哲性诗学力量,启迪我们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的开放性理解,从一个侧面拓展与刷新外国文学研究与域外诗学理论的视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辛克莱·刘易斯研究
    张海榕, 薛武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51-254. 
    摘要 ( 133 )   PDF(pc)(4077KB) ( 339 )   收藏
    刘易斯研究在历时层面上的特点显现为,从1920 年代的“传记研究”到三四十年代的“讽刺手法”研究,再到1950 年代的“社会批评”、1960—1970 年代的“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修辞学”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刘易斯小说的研究在共时层面上彰显出从“内部方法”向“外部方法”逐步过渡的特征。就叙事学研究而言,主要的研究分析都属于从时间维度剖析刘易斯的叙事艺术,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叙事学研究。历年来研究者们的理论争辩和观点争锋不仅形成了极富思想史特色的刘易斯批评传统和多元化的研究发展趋势,同时也使得刘易斯小说研究成为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共享仪式与多元解码立场———文学经典影视传播的传播学分析
    宋玉书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55-259. 
    摘要 ( 106 )   PDF(pc)(2880KB) ( 272 )   收藏
    文学经典的影视传播不仅创造了文学经典的影像形态,还作为汇聚受众共享经典文化的仪式,建构和强化了受众对文学经典的尊崇。但是受众并没有忽视文学经典的影视阐释,虽处传播终端而不被动地接受影视改编,自觉担负起“把关人”的职责,执着坚守自己的解码立场和解码方式,用受众的权力形式护卫文学经典的价值与权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悲剧性的灵魂史———解读建国后作家的精神策略与心路历程
    巫晓燕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60-264. 
    摘要 ( 139 )   PDF(pc)(4215KB) ( 264 )   收藏
    建国之后的近3O 年的时间里,许多作家都经历过生存与心灵的双重痛苦,解读他们的精神史,就会发现时代的声音、公共的空间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压迫着这些经历过“五四”洗礼与战争风暴的作家们的心灵,由此形成的焦灼、复杂、含混、隐蔽的精神气质成为这一代人共同的心理特征,而时代精神的重压、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与精神遗产以及战争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又是影响作家们思维方式和思维形态形成的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录体与中国文化特质
    刘伟生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65-268. 
    摘要 ( 122 )   PDF(pc)(4132KB) ( 444 )   收藏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语录体的体式特征通常表现为篇幅上多为短章小语,语言浅白简约,结构上多有“子曰”标志,多由后学编纂而成。对应于短章小语、子曰诗云、简约浅白之类外在体式特征的是,语录体著述的文化特质往往表现为:无须演绎的直接判断与单向教诲,质疑精神的缺失与阐释的多维多向,道学政的合一与睽违。语录之兴,源于史官文化,盛于讲学风习,在清代学术反动之时成为批评范畴,在文革特定的政治背景下风靡全国,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又得以普泛与再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行语词中同素族语义衍化过程及趋势
    刘吉艳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69-271. 
    摘要 ( 148 )   PDF(pc)(4030KB) ( 117 )   收藏
    流行语词中的同素族是在类推机制作用下产生的规律性较强的语言现象。同语素的意义衍化是同素族具有强能产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语素是同素族中意义衍化的主体,对于同素族的形成起形式上和意义上的联接作用。同语素的意义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发生泛化,其语义的不断衍化与同素族的强能产性形成双向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同语素语义渐趋弱化,有虚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反思———2011 年辽宁省哲学年会会议综述
    张宗艳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6):  272-273. 
    摘要 ( 85 )   PDF(pc)(3958KB) ( 1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